文博会中的非遗:19.9米长的剪纸!山西这对夫妻花费三年时间完成
2021-09-24 20:1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文博会中的非遗:19.9米长的剪纸!山西这对夫妻花费三年时间完成

剪纸文创产品。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24日讯(记者 梁榆其 阎思远)“这是剪纸啊,我以为是画的画呢!”一幅19.9米长的剪纸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9号馆山西展团内徐徐展开时,立刻就吸引了周围的人驻足观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银凤(左)、郭树林(右)。

种类丰富的剪纸文创产品。

遵义会议、改革开放、一带一路......这幅19.9米的剪纸画作品《祖国万岁》记录了自1921年以来中国三个时期的历史大件事。这幅剪纸画的作者郭树林和其妻子王银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创作《祖国万岁》,这对夫妻花了10年时间收集资料,又花了3年时间来完成。

长19.9米的剪纸画作品《祖国万岁》。

另一幅长7.6米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王银凤和郭树林就做了7个版本,最终的版本他们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这幅作品中,他们不断融合剪纸技法的元素,如多层、套色、点染等,把画中市井生活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

剪纸画作品《祖国万岁》。

剪纸作品《祖国万岁》中的历史事件改革开放。

一幅多层套色剪纸装饰画,要经剪刻、点染、装裱等多道工序完成。而在每道工序中,剪纸断裂还需重新制作。由于工序复杂,每幅作品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完成,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可以说这些都是夫妻两人呕心沥血之作。

剪纸作品《祖国万岁》中的邓小平。

剪纸作品《祖国万岁》中的港珠澳大桥。

王银凤告诉记者,自己的奶奶和妈妈就做剪纸,于是她6岁开始就学习了剪纸。20年前,王银凤将剪纸作为自己专业从事的行业。随着各种业余生活的丰富,剪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郭树林和王银凤认为,要保护传统剪纸文化和技法,在表现形式和题材上进行创新。

多层套色点染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一幅多层套色剪纸装饰画,要经剪刻、点染、装裱等多道工序完成。

夫妻二人结合衣食住行将剪纸运用到书签、扇子、服饰等形式当中,做成各种丰富的文创产品、剪纸艺术收藏品。因为自身从小受到是“从娃娃抓起”,王银凤夫妻二人就将剪纸带入课堂、走进校园,开展各种研学体验课、直播课堂和网课,系统地教会学生剪纸知识和技能。

多层套色点染元素将《清明上河图》中的内容塑造的惟妙惟肖。

每幅剪纸作品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完成,更好地体现山水的立体感。

多年来,郭树林和王银凤创作了3000多种产品、上亿张剪纸,参加了一百多场国内外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今年是王银凤和郭树林第7年参加文博会,他们认为深圳有很多时尚的年轻人,也希望通过参加文博会与有想法、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进行交流,碰撞出火花,做出更好的文创产品。

王银凤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拿着剪刀剪纸。

在展位前正在剪纸的王银凤。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