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文明走基层|全方位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擦亮福田“首善之区”文明新形象
2021-08-23 11:1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福田文明走基层|全方位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擦亮福田“首善之区”文明新形象


本期《福田文明走基层》栏目走进福田区文体中心(视频)。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23日讯(记者 杨铭琪 许诗妍 通讯员 刘红豆 林允桐 陈育君)文化馆中戏曲声声、琴韵悠扬,音乐厅中余音绕梁、丰盛如斯,美术馆中熙熙攘攘,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艺术的滋养……纵观福田区的“文化地图”,如今早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主题文化馆、音乐厅等文体设施“挤”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的文化地标,孕育出与城市相融共生的艺术空间,更织就了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供给网络。

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副主任龙海君接受采访。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城市主客厅,深圳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窗口,福田始终坚持以文化人、涵育新风,高度重视发展形式多样的城区文化,发挥文化“源头活水”“凝心铸魂”的涵育功能,不断探索文明城市创建力量的新方式、新源泉。

200项品牌活动增添城市人文魅力 精品文艺作品唱响“文明主旋律”

文化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把城市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不仅能够不断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要,更能够打造城市独特的气质与风韵。近年来,区公共文体中心先后打造了主题文化馆艺术节、新春艺术节、莲花山青年文化节等大型综合品牌活动,以及“当代戏剧双年展”、福田京剧艺术节、深圳打击乐文化节、双钢琴四手联弹邀请赛、“星空音乐会”“午间音乐会”等单项品牌活动,总计20余项,近300场次贯穿全年。不论是在福田的商圈,璀璨的星空下,还是在写字楼宇,午间休憩时,福田市民都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福田京剧艺术节。

以福田区主题文化馆艺术节为例,这项活动创办于2014年,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有8年。与讲座培训、群众文艺演出等基础常态文化服务不同的是,艺术节主打高端、精品线路。每年艺术节期间,区公共文体中心都会精心遴选国内外的各类优秀文艺节目呈现给福田的观众,为市民们带来高品质的艺术享受。引进的诸多演出如爱尔兰踢踏舞剧《泰坦尼克号》、著名青年舞蹈演员王亚彬编导的舞剧《青衣》等都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福田新春艺术节。

当“出门即见文化设施,推窗即有文化气息”的蓝图逐一成真时,福田区把提升文化建设的视野投向了市民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需求。近年来,区公共文体中心组织艺术专干们潜心创作了一大批精湛的文艺作品,包括《带着初心去远航》《母亲的目光》《悟角儿》《盛开》《瑞金小红军》《前进的旋律》《讲规矩》等各类优秀作品近60件;联合国内优秀专业文艺机构合作创排《一梦·如是》《莫高窟》《丑小鹅》等精品舞台剧;积极发动辖区群众文艺力量,选送优秀文艺作品参加全国曲艺作品“牡丹奖”“包公杯”全国廉政曲艺作品赛、广东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广东省少儿舞蹈大赛、“百歌颂中华”、深圳音乐工程、深圳市少儿艺术花会、深圳市“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等文艺赛事,累计获各级奖项近300件。一个个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传递出社会正能量,更为唱响城市文明主旋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一公里文化圈”增添市民“幸福指数”

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3227平方米;居民从辖区的任何位置出发,步行10分钟或一公里范围内,必能找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听交响乐不一定要穿着晚礼服去音乐厅,在公园草地席地而坐,同样能够惬意地徜徉在古典音乐的优美韵律之中……只有当城市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权利平等享用公共文化设施、徜徉知识海洋的时候,才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这正是福田的文化表达。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品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福田来说,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经过多年的努力,福田区已基本建成“1个区总馆+7个直属分馆+10个街道分馆+92个社区服务点”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文化阵地星罗棋布、市民出户一公里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设施的“一公里文化圈”。其中,区属文化设施面积达4万平方米,实现了全年免费开放,为辖区群众文艺团队提供排练、演出、培训、辅导等服务。近年来已为160个社团提供馆内服务近48万小时,服务市民超50余万人次。

福田文化馆·戏剧主题馆。

“10分钟可品文化美味,福田简直是‘文艺青年’的‘天堂’。”家住福田的市民杨先生感叹道,就像大作家博尔赫斯说的那样,“如果世上有天堂,那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杨先生说,国内设施一流的图书馆、音乐厅、书城、文化广场都在身边,每到周末,各种文化演出、活动让自己眼花缭乱。

福田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参加普特幼儿融合活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深圳十大精神之一,文化志愿者在文化建设中的“发光发热”,构筑了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线。自2012年组建福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以来,区公共文体中心不断动员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文化热心人参与志愿服务,至今,已组建起一支950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近年来,福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的文化活动近3000场次,服务达3万余人次。同时,区公共文体中心始终关注弱势群体,与区残联、儿童医院等单位积极开展合作,为残障人士、病患儿童、独居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办公益课程逾50个班次,用文艺的力量温暖心灵。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让文化惠民成果可触可及

“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这个周末太充实了!”刚刚过去的双休日,福田市民张女士在线上慕课中解锁了国画新技能后开心地说。在每个周末,张女士一家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线上慕课和演出直播在家观看学习,“精彩的讲解让女儿对美术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现在不用出门也可以尽情享受艺术的熏陶了!”

成人手工班。

文化场馆是文明传播的主阵地之一,但实体场馆服务又往往存在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据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副主任龙海君介绍,2015年,区公共文体中心获批全国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2.0版。5年来,中心建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数据库和前端服务功能的微信+网站平台,开设了专有视频号,并与抖音、B站、深圳大件事等自媒体建立了良好的互动联系。

实现传播方式数字化,解锁网络直播新形式。以最受市民欢迎的公益培训班为例,在开通数字服务前,传统的海报宣传方式让很多人错失报名时机,但开通微信报名后,市民只要关注了文体中心的微信号,轻轻松松就可以一键报名。福田非遗馆的“福艺坊”活动在没有使用网络直录播设备前,每期观众只能是100人左右,而2017年7月起采用网络直播方式举办65场活动,网上观众超20万人,平均单场约3000人参加,活动的知晓度、参与面、影响力均大幅提升。

实现服务方式数字化,足不出户轻松享艺术。通过线上直录播,没有抢到票的粉丝照样可以在手机全程欣赏自己喜欢的演出;通过在线慕课,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足不出户,在家轻轻松松学艺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全面停止,区公共文体中心在线上开展了“同心战疫·爱满福田”线上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投稿作品686件。

“我是‘圳’红青年”红色交响音乐会。

打造数字文化活动IP,催生网络文化新热点。在去年“夏日宠粉季”线上青年文化节的基础上,今年,区公共文体中心推出了2021莲花山@青年文化节这个全新IP,以“我是‘圳’红青年”为主题,分为文艺青年、初心青年、活力青年三大板块,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策划举办了“青年说”、红色摇滚音乐会、红色交响音乐会、“身体里住了个艺精”才艺视频秀等活动,活动开展一个月来,《青年说》《映山红》等19个视频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的省市平台,全网流量也达到了740万人次。

[编辑: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