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上去了 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将更足
2021-08-20 09:52
来源: 晶报

科学素养上去了 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将更足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市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日前发布,聚焦组织管理、科普资源、科普人才、科普活动、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五大重点工程。2025年,深圳全民科学素质比例将提高到25%以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去年2月,中国科协发布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首次实现了对419个地市级行政区划单位全覆盖。调查显示,2020年深圳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1.1%,较2017年的18.3%提升2.8个百分点,进入全国前三。

这意味着,深圳全民科学素质比例将继续稳步提升。对深圳这样一个科技创新动能充沛的城市来说,科普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高层次、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深圳着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坚持科技驱动,走出一条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道路。如果说,科学创新是重要的发展助推器,科普发展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深圳在推进科普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并推出了不少创新性举措。

比如,今年4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次增设科普板块,设立科学技术普及展览专馆,并作为大会的重点板块对外展示。科普馆围绕公众关注的科技创新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普及基本科学知识和常用技术方法。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创新教育、生命科学四大展示内容突出与公众的互动性,拓展科技创新产品的科普功能,颇受关注与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将通过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教育学分制”等重点行动,加快培育创新型后备人才。

这将使科普更好地与一个人的成长对接。事实上,2019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第二十六条对“科普学分制”做出明确规定:教育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关于加强科学教育和针对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各项要求,并将相关工作列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工作考核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科普教育学分制,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要知道学习科学,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碎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由此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也即科学逻辑,它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思维、理性的思维,拒绝对经验与习惯盲目服从,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的本质。而指向求真务实、指向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的科学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深深地融入教育的血脉之中。

深圳已经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让科普深度融入这样的建设进程当中,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创新的氛围,无疑将为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编辑:陈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