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同吃同住同劳动,龙凤学子携手共成长
2021-07-29 22:5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结对同吃同住同劳动,龙凤学子携手共成长

龙华区乡村振兴旅游线路体验暨“三同”结对帮扶活动凤山举行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7月29日讯(记者 陶倩 通讯员 权小蕊)“黄英杰弟弟热情好客,懂事乖巧,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熟练的劳动技巧,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我真正意义上认识了劳动的意义!感谢你!黄英杰弟弟!”——深圳学生易安。7月26日至29日,龙华区乡村振兴旅游线路体验暨“三同”结对帮扶活动在龙华区对口帮扶的广西凤山县举行,来自龙华的10名中小学生与当地同龄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成长收获良多。

山清水秀 龙华凤山携手同行

龙华区乡村振兴旅游线路体验暨“三同”结对帮扶活动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对口办)主办,区旅游交流促进会承办,区劳模协会协办,旨在通过开展乡村振兴旅游线路体验暨“三同”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凤山、东兰、罗城县旅游资源富集、自然风光优美、民族特色明显、红色文化浓厚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帮扶,加强旅游品牌塑造,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帮助各县打造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前期,活动主办方通过公开招募选拔,从近百个报名家庭中,精心挑选出了10个品学兼优、有爱心、有担当的龙华区亲子家庭,其中还特别邀请了两个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亲子家庭参加,于7月26日-29日前往龙华区对口帮扶的广西凤山县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哇,这里太美了!山真漂亮,水也清澈见底。”刚刚到达凤山,龙华亲子家庭就被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征服。第二天早上,在凤山县相关领导为结对帮扶队伍授队旗后,10个亲子家庭来到凤山县江州瑶族乡,与江州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维新小学的10位同龄学生结成对子。在结对仪式上,活动主办方向学校和当地结对学生捐赠了帮扶金和帮扶物资,10位深圳学生家长也分别向结对家庭捐赠了帮扶金,深圳学生则向结对小伙伴赠送了学习用品、玩具等,当地学生也回赠给深圳小伙伴自制的小礼物,两地家长孩子正式结成对子。

龙凤学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这是锄头,是用来锄草的。”“原来玉米是长在这上面的,还要从这么远的地方掰回去,真不容易。”“番薯叶原来是长在藤上的啊,你们喂猪都喂番薯叶啊,真厉害。”“豆腐原来是要用豆子磨成浆,还要这么多步骤才做出来啊,太难了,我以后真的要爱惜粮食才行。”来到江州结对家庭后,10名深圳孩子很快和江州孩子成为好朋友,在江州孩子的帮助下,认识农具和农作物,学着干农活。通过与当地孩子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同时也认真学习当地孩子不怕苦不怕累、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黄英杰弟弟热情好客,懂事乖巧,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熟练的劳动技巧,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我真正意义上认识了劳动的意义!感谢你!黄英杰弟弟!”来自深圳的初二学生易安说。

“来,我教你打我刚刚学会的军体拳。”“我们一起来做作业。”深圳孩子在向当地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与当地孩子一起分享城市的见闻和知识,双方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村民热情淳朴感动深圳家长

“他们太热情了,太淳朴了,每家都拉着我们吃晚饭,我们真的都很感动。”深圳结对家庭昊昊妈妈被江州结对家长们的热情淳朴深深感动。她说,在前往江州结对孩子钟盛义家里的时候,当地村民们见到深圳来的客人都非常热情,五六户人家都拉着她们吃晚饭。到了钟盛义家里,一家人更是杀鸡宰鸭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深圳客人。“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热情,都是这样淳朴,我太感动了。不是我们来帮他们,是他们在帮我们,我们都受到了精神的洗礼。”昊昊妈妈说,深圳的10个结对家庭都被当地质朴热情的家长们深深感动。范瑷嫣妈妈表示,很荣幸孩子能够参加龙华区“三同”结对帮扶活动,与凤山熊薇薇小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希望她们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凤山人民的深情厚意,我们铭记于心”柴朵朵妈妈说。

“感谢深圳家长和孩子,来到这里,我们跟着你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的感谢。来到这里,我们照顾不周,真的很对不起,祝你们一路顺风,平安到达,很期待下次的相聚。”“我们照顾不周,祝你们一路顺风,期待下次相聚,让我们的友谊长存。”临别之际,质朴的江州结对家长们还向深圳结对家庭表示歉意,他们的热情好客质朴谦逊深深感染了深圳家长和孩子,大家含泪话别,相约下次再相聚。

“衷心感谢江州的家长们,他们热情质朴谦逊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让深圳家长受到了精神洗礼,获益良多;衷心感谢江州的孩子们,正如深圳孩子易安所说的那样,他们热情好客,懂事乖巧,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熟练的劳动技巧,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深圳孩子佩服不已获益匪浅。”此次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结对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特别是让深圳结对家庭获益良多,他也希望深圳家长和孩子们通过此次结对活动,学习凤山家长和孩子们的美好品质,不虚此行。


[编辑:卢东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