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可以治病!重建肠道微生态 “重口味”疗法了解一下
2021-07-21 16:50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便便”可以治病!重建肠道微生态 “重口味”疗法了解一下

image.pn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揭牌成立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07月21日讯(记者 刘梦婷)7月20日下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揭牌成立,同步揭牌还有中国幽门螺旋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CBDTM临床实践基地。这两个中心、一个基地都依托医院消化内科,通过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整合多学科资源,为深圳市民提供肠道微生态、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全新的诊治模式,加速科研向临床转化。


image.png

整合多学科资源

打造肠道微生态疾病全新诊疗模式

近年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来治疗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学领域前沿、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肠道紊乱会导致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精神系统等一系列疾病,肠道微生态技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诊疗模式。但由于微生态领域疾病复杂、涉及学科广泛,因此,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整合学科资源的发展模式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是深圳市重点学科,2017年引进整合医学“三名工程”团队,2019年成立国内首个整合医学研究院和整合医学科,为复杂疾病的全面诊疗和学科间协作搭建了平台。近3年来,消化内科已完成粪菌移植术近200例次,包括艰难梭菌感染肠炎、炎症性肠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肥胖、2型糖尿病、痛风、小儿自闭症和正在使用PD-1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等,并与ICU、血液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密切合作,临床疗效显著。

2021年初,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引进中华消化学会幽门螺杆菌及微生态学组副组长、珠江学者陈烨教授,在她的带领下,建起了肠道微生态实验室,并牵头建设整合微生态诊疗中心。该中心基于整合医学理念,以病人为中心,实行“多科整合、共同管理”的诊疗模式,开展肠屏障功能评估、粪便菌群分析、肠道菌群分析芯片等新型临床诊断技术和经下消化道粪菌移植、配方菌胶囊、多维微生态营养干预等新型治疗技术,为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肥胖、糖尿病、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提供微生态专业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肠道微生态系列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未来将打造成深圳市整合微生态中心,建成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的临床微生态诊疗平台。”陈烨教授表示。

成立幽门螺旋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同步揭牌的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是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建设的深圳第一家分中心。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主要病因,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70%。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使用抗生素疗效明显。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耐药性越来越高,如何精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一大难题。

据陈烨教授介绍,中心成立后,双方将在生物样本库建设、生物科技服务和转化、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和组学研究等领域深度合作,开展幽门螺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耐抗生素基因检测以及人体对抑酸剂基因多态性检测等技术,覆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检测、筛选到治疗的全部过程,以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造福深圳市民,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推行新型临床学科建设模式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陈竺、杨胜利两位院士创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投资2.9亿打造,是我国组学、高通量生物芯片、分子医学领域代表单位之一,旨在促进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快速转化。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可开展所有消化内镜四级手术,拥有权威的专家、丰富的临床资源和生物样本资源,转化研究基础雄厚。医院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CBDTM临床实践基地,将以整合微生态中心为样板,建设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生物样本库,推行新型临床学科建设模式: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开展高水准学科建设,利用大数据进一步推进转化研究,最终实现预测预防、早筛早诊与个性化诊疗,实现“研究+转化+应用”的全产业链式学科建设模式,力求为深圳打造CBDTM模式示范,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全面促进深圳医疗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转化。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