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准夫妻档”医生齐上阵 一线抗疫彰显医者本色
2021-07-15 14:4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90后“准夫妻档”医生齐上阵 一线抗疫彰显医者本色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7月15日(记者 董非 通讯员 黄坷)走完2011年到2019年8年学医路,他毅然决然踏入从医路。“学医太累了,做医生真的不轻松,压力大、责任重。”作为科室90后的年轻代表,第三团支部书记,他已经连续两年在岗位上学习、工作,接手并妥善处置好了医院“迎来”的第二例新冠阳性病例;前往一线通宵达旦开展抗疫工作;核酸检测2小时400余剂……他就是来自协和深圳医院感染科医生胥志超。

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准夫妻档”齐上阵助力抗疫

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的一年多时间里,胥志超先后被抽调前往西丽医院、深圳湾口岸等一线关卡,负责开展被高度怀疑感染新冠的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前往一线进行高风险核酸检测工作,对胥志超来说,是一项挑战。

胥志超告诉记者,最初被送往医学隔离观察点的隔离人员需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任务十分繁重。“起初包括我在内共有四个人,需要完成不断增加的隔离人员,感染概率高的需要每天通过鼻咽肛三处采集核酸。”据他介绍,最初的核酸采集每天两次,第一次需要在早上9时前完成采集,因此胥志超每天凌晨早早起床进行核酸采集的准备工作,7时开始采集,力争在9时完成。“由于硬件设备和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早上的时间段一般只能采集几十个,不仅效率十分低下,还十分辛苦。”原来,当时的一线医护人员需要前往每个病房单独采集,贴条码都是手动操作,一人一管;现在在街道、社区层面的大力支持及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实现了数人一管,还可直接扫码,无需粘贴,效率大幅提升。“如今的大规模采样,我两个小时能采四五百人。”胥志超笑称。

从医学隔离观察点回来后,胥志超马不停蹄前往深圳湾口岸支援防疫与核酸检测工作。“那时候,往返口岸的货车司机群体是新冠肺炎的高风险感染者,有些司机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据胥志超介绍,在口岸的几个月时间里,他曾在核酸检测工作中发现数例阳性感染者,为及时阻隔新冠传播做了贡献。

“有一次,我接到医院的临时通知,要求晚上7时到岗前往南山看守所进行核酸检测工作。”胥志超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在家和女朋友吃饭,还没来得及洗碗,就接到了电话,急匆匆赶往医院。他把紧急出勤一事告知了女友,女友却“淡然”回到,“拜拜。”“这两年我们都习惯了,都在医院工作,我和她不同时间段都奋战在抗疫一线。”胥志超说道,自己目前除了医院的日常工作,还要下社区扫楼、排查,做好防疫工作,而女朋友则派遣到了隔离酒店,负责隔离酒店处的防疫排查工作。“现在我还‘新官上任’,担任‘扫楼组长’。”他苦笑着说,组长并不好当,任务重、责任重;但同时也能为抗疫做更多贡献。

“地毯式”带头“扫楼”,全方位采样收获市民暖心奶茶

今年5月下旬,新冠似乎想在平静的波涛中再掀浪潮。面对深圳市出现的数例境外输入病例,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立刻“拉响警报”,组织全市医护工作者一线抗疫。胥志超告诉记者,5月以来,抗疫之战的主要工作是在南山辖区内展开了3轮的大规模“扫楼”排查,尤其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的部分重点小区,密切监控。

“在南山区启动三轮全区核酸筛查的过程中,南山医院第一时间响应,出动了数百名医护人员参与核酸采集行动。”胥志超说道,在采集核酸的过程中,每个科室把能调动的人员都发动了,感染科更是只留下了两位值班医生,其他人员全部来到一线采集核酸。

“在采集核酸的过程中,我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了由心的感动。”胥志超告诉记者,市民们采样时都非常配合,对医护人员也很尊敬。采样期间,医护人员曾收到了来自各方的慰问物资,甚至胥志超还收到过市民点的奶茶外卖,“当时内心有惊喜,更多的是感动。”与记者聊天时,他还告诉记者,在前往幼儿园采样时,还收到了小朋友们可爱欢乐的舞蹈,既暖心又感动,“这是我们的工作,但大家带来的温暖让我们动力加倍,‘扫楼’再辛苦,似乎就那么回事。”

胥志超表示,“扫楼”主要针对疑似密切接触者的小区进行采样,这部分小区几乎都没有电梯房,需要采样人员两人一组、背着一系列采样物资以及电蚊香、电板带等一间间进行。“通常我们每个房间敲门采样,这么上去下来一趟,浑身就湿透了。”扫楼”和采样不同,时间花费更久,对医护人员的耐力要求更高。

抗疫是持久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一年多的抗疫过程中,胥志超感言社区在人力、物资等方面提供了巨大助力,他心存感激。“医院也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了很多帮助。”胥志超表示,从2021年开始,医院还为所有外出一线采样(作业)的医护人员都准备了暖心宵夜,这在去年是没有的。

“目前来看,疫情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疫苗的接种工作还需要加强,疫情防控仍需严格落实。”胥志超希望,市民能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尽量配合国家的防控政策,积极接种疫苗,避免大规模集聚,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杨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