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坪山马峦的“微治理”密码
2021-05-25 10:5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藏在坪山马峦的“微治理”密码

深圳新闻网坪山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邱嘉熙 通讯员 陈日新“以前这里还是一块菜地,现在社区经过硬化平整后做成停车场,不仅停车难的问题缓解了不少,整个环境卫生也提升了不少,我们是住得更加舒服了。”在马峦街道,不少居民都对社区近期做的一些微改造项目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数月,马峦街道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改善市容环境结合起来,从解决城中村乱堆放、乱停放等薄弱环节做起,注重到辖区中走访,收集整理群众意见。“我们在排查过程中发现,社区不少城中村里停车难、晾晒难等问题是群众呼声最多的。”沙坣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日新告诉笔者,“从民意出发,我们根据街道党工委的具体部署,通过在社区做一些‘微改造’项目,‘小投入’却让群众得到了‘大实惠’。”

坚持以人为本,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一系列社区“微治理”项目正在马峦街道开展,实实在在办好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烦心事”的同时,也促进城中村市容环境品质和居民群众生活品质双提升。

微改造显大民生

城中村由于“先天条件”欠佳,普遍面临车位不足、乱停车等困扰居民群众已久的难题,也成为城市管理的“拦路虎”。在整治行动中,马峦街道发现城中村乱停车的现象很普遍,现有的停车位和村道已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不仅占用消防通道、公用绿化带、行人通道,也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社区各村还普遍存在利用私人宅基地和集体用地进行非法种植的现象,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容易滋生蚊虫,影响人居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街道通过平整村内非法种植地块,改建成停车场或绿化地,将城中村市容环卫品质提升与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有机结合。

类似于这样的微改造项目,在马峦街道随处可见。3月8日,随着叮叮咣咣的敲击声响起,青草林居民小组的篮球场和门球场旁的空地分别竖起了一排不锈钢柱,公共晾晒区正式启用。该处公共晾晒区,长约40米,分上下两层,不仅可以挂晒衣物还方便晾晒被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为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马峦街道在城中村背街小巷开展非机动车停车格划线工作,给非机动车安了一个正式的“家”,引导居民群众规范停放,促进居民自觉养成维护城市形象的好习惯。

仅最近半个月,马峦街道已经清理空置宅基地48块,增划机动车位近300个,剪除散乱线380处,清理雨篦子2036处,设置公共晾晒区(架)60余处(个),为辖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些便民举措,深受居民群众好评,也缓和了刚性管理矛盾。”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基层治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居民群众生活品质,这些贴心举措真正将党的温暖传递到群众身边,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生活‘小事’,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微治理”推进的密码

一系列的“微治理”项目正在马峦街道不断的实施,而在这些“微治理”背后,如何平衡好复杂的利益主体,解决居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街道有一套自己的治理密码。

“街道‘微治理’首先落在‘微’上。”马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治理事务首先是“从微入手”,大多围绕楼道、停车位、小、花园、凉亭等公共空间开展,所指向的都是与居民利益直接相关的“自己的事、大家的事”,与居民关联度高、吸引力足、体验感强,为群众解决的事多了,群众自然会越来配合街道的工作。

而在推进治理的过程中,马峦街道将每个居民小组都责任到人,由社区包居委员深入各居民小组。“我们社区8个委员分包了8个居民小组片区,同时建立了与群众线上线下的联系机制。”社区工作人员朱元元告诉笔者,“在线微信群,群众遇到什么事,可以直接@我,在线下,我们建立了走访联系制度,通过走街串巷,既收集民意,更联系感情。”

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在推进“菜地改造停车场”过程中,一开始,居民群众对“清菜地”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社区党员干部就率先垂范,从自家宅基地开始清理整治,并与群众促膝谈心,共同畅想方便他人、造福后代的愿景,一起描绘村容整洁、舒适宜居的蓝图。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居民支持配合菜地整治行动。

在此基础上,马峦街道还通过加强宣传,将环境整治等带来的便民利好与居民对美好生活憧憬达成一致,不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治理当中,当好社区的一分子,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引导居民关心关注自己居住的小区范围内的社会治理问题,真正为社区营造“微治理”的浓厚氛围。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