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在大湾区”
2021-04-29 1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人工智能朗读:

“我的未来在大湾区”

4月17日,广东省惠州市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路演大厅,来自各地的创业者在交谈。他们大多是港籍青年,选择将事业带到惠州。

今年34岁的香港青年姚志佳,家里在惠州办厂经营石材生意,他也因此从2013年起就频繁在香港和惠州之间往返。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通关不畅,他有了一年多的时间慢慢深入观察这座他曾经熟悉、又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城市。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路”:曾经从惠州市中心到石材厂1小时的车程,随着道路条件的升级改善,如今只需15分钟。也是在去年,他和祖籍惠州的香港朋友许柏鸿选择在这里开起了文化品牌传播公司,致力于消弭国外对中国的误解,也吸引更多的港澳同胞来这里寻找机遇。

这个创业基地对符合要求的港澳青年企业,给予场地免租,提供创业资金资助、住宿补贴等扶持。来自粤港澳的创业青年们汇聚于此,交流互助。目前这里正孵化21个项目,其中港澳项目13个。

4月16日,广东省深圳市前海世贸大厦,2000年出生的香港姑娘王一尧坐在公司的落地窗边,窗外是前海深港合作区的繁忙景象。

临近毕业时,她发现感兴趣的文化类专业在香港就业前景不佳,就通过网络找到了深圳的这家开发动画视频创作平台的企业,开始从事喜欢的美术工作。她说,愿意在这里一直干下去。在这家创业企业里,像她一样来自香港的年轻人还有30余名。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港澳台人员在内地就业不再需要办理专门的许可证。同年8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港澳台人员纳入当地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体系。深圳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崔歧平说,他感受到港澳青年来深就业的热情仍在逐步增加。尽管在疫情影响下通关仍未恢复常态,2020年享受深圳创业补贴的港澳居民是528人,而这个数字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就超过了200人。

4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TIMETABLE精品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90后香港青年吴嘉惠在办公室里,身后的屏幕正滚动播放他们的创业之路。他和团队打造的精品联合办公空间和咖啡厅因为时尚的室内设计风格,已成为广州的一处网红打卡地,图片在社交网络上收获无数“转评赞”。这正符合他们的创业愿景:让港澳设计科技创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他们的办公空间目前有超70个青年创业企业入驻,其中港澳青年项目32个。

4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莫卓亚在午休时间休息,身后墙上是松山湖畔的风光。2009年,这里还是东莞远郊的一片平房时,她是首批来到这里的创业者之一。她创立的垃圾分选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这里逐渐成长,推出了人工智能生活、建筑垃圾分选设备。她说,在松山湖园区里,十几分钟车程范围内就能完成整个供应链的采购。

4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妙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智衡。这位80后生长在香港,带着这家创立于香港数码港的企业,先后落地深圳、东莞。目前他们开发的部分产品已进入北京、广州等地的60多家医院。来自香港的技术、来自东莞供应商的硬件……得益于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条,区域合作大大缩短了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周期。

4月17日,广东省惠州市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港籍青年王柏东站在自己的创业公司窗前。他出国留学期间本打算来广东休个假,最终却带着创业的念头留了下来。他创立的绿色包装企业落户惠州,目前每年上百万元的营收全部来自国内。但大湾区连通国外市场的便利条件,让他期待把自己的设计送上国际舞台。

4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诚明仓储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赋源、古伟龙在办公室内。《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让这两位来自香港的80后看到了在整个大湾区大展拳脚的可能性。目前他们的智能储物仓已在广深落地,古伟龙说,未来计划从湾区走向全国,“全中国,必须的”。

4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香港人李剑禧和广州人孙嘉晞在他们的直播间里。他们共同打造了“港夫广妻”直播品牌,致力于通过新零售模式把香港特色商品引进内地,把内地的新零售及互联网技术引进香港。

4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旧围村,三名香港青年黄惠铭、林平治、杨汉华在自家农场的南瓜棚里。

80后黄惠铭就出生在企石镇,10岁移居香港。他认为传统行业里有更多机会,于是留学后回到东莞,和有相似留学经历、相同理念的伙伴一起当起了现代农民。他们在这个企业厂房林立的典型珠三角村庄里,开辟出占地百亩的农场,试图引进改良作物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产出更“绿色”的蔬果,还发展起了旅游项目,实现了田园梦想。在故土上创业数年,黄惠铭说起他的乡亲们时,频频竖起拇指。村里的十几名村民在这里打工,黄惠铭说,乡亲们务农“是专业的”。村民在这里贡献经验和劳动、获得收入,香港青年也在创造之中,与故乡的土地和人产生新的联系。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