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4人次75445小时“救”回红树林
2021-04-19 07:37
来源: 深圳晚报

7994人次75445小时“救”回红树林

人工智能朗读:

▲坝光人工红树林。

原标题:7994人次75445小时“救”回红树林

深圳志愿者十年默默付出推动坝光白沙湾“海上森林”回归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19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徐娅)4月15日下午,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绿源”)40多名志愿者来到大鹏新区坝光白沙湾,在盐灶海滩种下了500多株红海榄幼苗。这是一种红树科红树属植物,相对于其他种属的红树,抵御海浪冲击的能力更强。

站在坝光海边望去,从盐灶到产头再到田寮下,绵延数公里的海岸线上,高低错落地长满了银叶树、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红海榄等红树和半红树。这是迄今为止深圳志愿者人工保育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人工种植面积最大的一片红树林,10年来,参与这个项目的志愿者已达7994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达75445小时,种植红树逾20万株,成林面积已达90亩。

这是深圳多年来努力推进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

1

一个石油工人怎么就成了红树专家?

种完红树,“绿源”红树林项目总监李正军带领大家沿着海滩参观,介绍10年来种植的红树生长情况,分享了“绿源”志愿者保护坝光古树群落的历程和故事。

66岁的李正军是“绿源”的资深志愿者、理事,北京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资深顾问。2014年,他带领的红树林巡护队获得“福田好公民奖”,2017年他负责的滨海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获得中国海洋卫士公益创新大赛第一名,并获评2017年“广东最美环保志愿者”称号。

李正军是安徽凤阳人,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16岁那年他加入石油勘探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990年,他来到深圳工作,2000年创立了一家公司。当年龄渐长,他将公司交给接班人,寻思着“做点有意义的事”。2012年,他加入“绿源”成为一名志愿者,从此与红树结下不解之缘。“大部分时间都在红树林,有时候老伴儿让我带她出来玩儿,我开着车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把她也带到了这里。”李正军笑着说。

一个石油工人怎么就成了红树专家?李正军说,自己刚接触这个工作时也是一窍不通,2012年,他和志愿者们种下的红树苗一棵都没能成活,后来请教了专家,才知道是因为一种叫浒苔的藻类在“捣乱”。浒苔,又名苔条、苔菜,是生活在近海滩涂中的天然野生绿藻,自然繁殖能力特别强,如果爆发性生长,就会形成“绿潮”,不仅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影响海岸景观,还会引发次生生态灾难。红树是胎生植物,通过根茎呼吸,根茎是向两边散开再往上弯的,一旦根被浒苔缠住,就会无法呼吸。同时浒苔会覆盖在红树幼苗上,导致幼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幼苗死亡。

“红树林的修复很不容易。业内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一年生,二年死,三年死光光’。当时好多人跟我说,你们搞不成的。”李正军回忆说。

但李正军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始努力学习,主动找到深圳大学、厦门大学的教授请教,只要听说国内有关于红树林的专家讲座,他一定会报名参加,还想方设法把专家请到坝光现场实地考察,给他出谋划策。他还带着团队里的志愿者到香港米埔、广西北海、海南三亚等红树林生长的地区考察。他在课堂上学到不少知识,课下研读相关书籍,在巡护过程中积累经验。“每参加一次巡护,便受到一次教育。”2015年他受聘成为自然学校的老师,“感觉责任无比重大,我年龄也大了,要加倍努力学习才跟得上。”

2013年,李正军在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卿的建议下,开始尝试人工培育红树苗,用当地的种子在当地育种,并取得成功,开启了民间机构培育红树苗的先河。同时,李正军又带领志愿者用纱网将新种植的红树幼苗围了起来,成功阻止了浒苔侵袭。从那以后,他们种植的红树幼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再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死亡的情况。如今,最早的那片秋茄幼苗已经长到3米左右,成了名副其实的红树林。

2016年1月10日,坝光白沙湾海域浒苔又一次大爆发,李正军马上组织志愿者赶赴现场处置。中广核研究院获悉后,也自发组织了一支队伍赶来,与“绿源”志愿者一起清理浒苔。“当时浒苔已导致部分红树幼苗死亡,大家只能利用退潮时间穿着水鞋蹲在滩涂上对红树幼苗进行抢救,小心翼翼地由上往下操作避免扯掉红树叶片。从当天上午开始清理,一直到17时左右海水恢复高潮位时才撤离,整整清理出两堆小山一样高的浒苔。”说起当年一次清理浒苔的紧急行动,李正军至今记忆犹新。

在李正军看来,除了时间跨度大,红树林修复最大的困难还是技术复杂和种植难度都很大。“在海上造林和在陆地种树完全不同,潮汐、气象、海水温度盐度、淡水补充量以及垃圾清理、周边养殖活动、有害生物侵袭、泥滩自洁能力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幼苗的成活率。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敢说,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红树造林技术。”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绿源”志愿者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他们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