煖声音|“社会性死亡”,离我们有多远?
2020-12-07 14:44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煖声音|“社会性死亡”,离我们有多远?

“社会性死亡”——可以算得上12月里的热词之一了。清华学姐的争议事件,还有近日只因取快递却被几名男子编造出轨的女生,当事人都经历了一场网络的舆论风暴。“社会性死亡”从令人陷入社交尴尬境地的语义发展而来,如今已经成为让人遭遇洪水般的舆论压力,陷入与社会隔绝状态,甚至连正常工作生活都成问题的代名词。

清华学姐事件中,当事人在事情还未明朗时将学弟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扬言让其“社会性死亡”,结果遭到网络暴力的反噬;而被造谣出轨的女生,因一次寻常地取快递,却被恶意偷拍成视频,“少妇出轨快递小哥”这一谣言随后传开,如今其情绪崩溃至抑郁,生活也大受影响。

两起事件,可以结合起来看。潮水褪去之后,留下的是是令人难堪的伤疤。清华学姐事件中,当权益受损时,借助社交媒体的声量寻求事态更好地解决并没错,但网友态度的几次转变,都说明后真相时代,网络键盘侠的怒火快于真相,被添油加醋之后,一旦遭受“社会性死亡“,想”死而复生“十分困难,基于情绪审判以及无休止的谩骂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而女生取快递被偷拍恶意传谣,则说明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我们自身离“社会性死亡”的距离有多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暴力毁掉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有多容易。被造谣的女生表示,涉事男子并未进行诚恳地公开道歉,至今也未进行赔偿。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自身更应该谨慎使用手中的“麦克风”。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一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都需要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回望你”,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除了要加强个人的网络素养,各大平台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争议事件审核机制,合理引导理性讨论;同时在法律层面也要加大对传播谣言源头的打击力度,加大其违法成本,才能不让其有“全身而退”的侥幸心理。(梁煖)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