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

深圳将继续证明“得人才者得未来”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将继续证明“得人才者得未来”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1月1日,深圳第四个“人才日”如期而至。当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启幕,以“开放、包容、先行——打造国际人才高地”为主题,向全球传递深圳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更加开放包容胸怀接纳全球英才的决心。

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来源:壹深圳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深圳的发展,为“人才是第一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可以说,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走过的40年,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才奋斗史。深圳取得骄人成绩的最大秘诀之一,就是她像磁场一样,对人才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吸引力。

一切皆有可能,是深圳的磁性所在。很多人南下深圳,就是为了寻找、验证这种种“可能”。作为著名的“深圳十大观念”之一,大家都熟悉的那一句“英雄不问出处”,是关于深圳吸引人才的一种有力描述。

那么,深圳究竟凭什么获得人才青睐,成为一块人才高地?

原因当然不止一种。这座城市空气清新,低头满眼皆绿,抬头可见“深圳蓝”,是很多人爱上深圳的理由之一。而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创业体系、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与文化、高效开明的行政效率和办事作风、发达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优良的投资环境和气候环境等,都可以看成“深圳人才引力”的构成部分。

当然,尤为关键的是深圳尊重和善待人才的态度,信奉城市因人才而兴,始终将人才作为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深圳人才日”的设立便是一个明证。

2017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以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才爱才敬才的氛围。截至目前,全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总数超1.7万,留学回国人员超14万,全职院士50人。

进一步说,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具体到科技创新领域而言,青年科技人才正成为其中重要的生力军。几年前,深圳发布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选拔扶持实施方案,经核准认定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将积极为其提供参与或主持重大项目、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机会。《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更是在全国首创“举荐制”,以便更好地发现和培养青年创新人才。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发力,也正有赖于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为表彰深圳引才主体在“引才聚智”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第四个“人才日”当天,深圳市委、市政府评选了2020年度“人才伯乐奖”,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10家单位获奖——“人才伯乐奖”的背后,是一批批高端人才与深圳结缘。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已于日前发布,其中多个条款与人才直接相关。比如,推进外籍人才签证便利化;探索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便利和紧缺人才职业清单制度;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深圳的人才吸引力,放大深圳的人才聚集效应。与此相呼应,深圳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率先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将加快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创新第一动力。

得人才者得未来。如果说过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铸造了深圳的发展传奇,今天和未来,深圳进一步以开放之“广”、胸怀之“宽”延揽天下英才,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之城,必将以人才的名义,不断刷新城市发展的新高度!(李跃)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