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龙华环保圈的文艺大叔
2020-10-26 11:29
来源: 《环境》杂志
人工智能朗读:

程新:龙华环保圈的文艺大叔

在以年轻人占大多数的社会组织领域,程新绝对算是一个“另类”,这位50多岁的大叔留着寸头、蓄着胡须,敦厚诚恳里又透着一股文艺气息。

曾经他发稿、写书、拍照片、导节目……

现今他找钱、造势、做宣传、办活动……

也许少了些浪漫和洒脱,但是多了些务实与奋发。作为一名“新深圳人”,他展现的风格正与这座城市的气质两相契合——敢想敢为,敢闯敢拼。

北方人迁居来到大鹏城

在来深圳定居之前,程新一直居住在河南。作为河南作家协会的会员,他曾在《星星》诗刊、《青春》《青年作家》《奔流》《百花园》《大河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诗歌、散文、游记、报告文学,获得过很多奖项,也曾入选《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

而且程新还是一名资深媒体人,职业生涯里担任过记者、编辑、编导、撰稿人和电视制片人等多种身份。令程新十分欣慰的是,前不久中国记者协会联系他,颁发给他一份“从事新闻工作30年”荣誉证书。面对这份珍贵的荣誉,程新高兴地说:“这是对我曾经新闻工作生涯的最好奖励。”

追忆往昔,历经种种,虽然事隔经年,但程新依然记忆犹新。

2006年,河南新郑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直播,这是河南电视台首次举办电视和网络同步直播,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共同参与其中,网络直播信号覆盖欧洲、北美、澳洲等20多个华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声势浩大。

程新说:“作为我们台里的第一次大型直播,当时的台长向上级立下军令状并冲到第一线担任总导演,由我做总撰稿人,另一位同事在直播室车上担任总导播,演播室安排了一名主持人和两位嘉宾,再加上技术副台长统管直播讯号传递。就这样,7个人就把这偌大的‘场面’撑了下来。”

“直播不比录播,关键要处理好突发状况,比如当场修改解说词,改完还要快速传给直播间的主持人,稍有耽搁,都会酿成重大播出事故。直播那天,我趴在现场临时搭建的桌子上,写一张传一张。那场景就像是在战壕里发射炮弹一样,紧张、刺激、亢奋,一场直播下来,已是满头大汗,但却酣畅淋漓,浑身通泰。”

说起来,程新讲述过的“新闻故事”还真的不少——他采访过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专访过著名围棋国手陈祖德和著名国际级小提琴家薛伟;连续三年随队采访河南建业足球队和河南围棋全国甲级联赛的客场比赛;代表单位第一次出国报道曼谷亚运会新闻;以制片人身份,制作河南省第一个美食电视栏目《美食园》,比河南全省叫响的《香香美食》和《食客准备着》的同类节目早了足有十多年。

本来如果不出意外,作为一名媒体人,在今后的若干年,程新还会按照既定的轨迹继续走下去,写更多的文章、做更多的节目、讲更多的故事……

但是程新却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因为妹妹居住在深圳,所以此前他也多次来过深圳,逐渐地在深圳和郑州两边都兼顾着一些工作。

“这是一座富有创造力的城市,让人充满激情的城市。”提到对深圳的印象,程新始终赞不绝口。于是到了2014年,他干脆就选择定居于这座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真正开始了“新深圳人”的生活。

媒体人投身进入环保界

既来之,则要安之。定居到深圳,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业。因为自己的很多朋友都从事环保产业,所以程新干脆也入了环保这一行。

“因为我平时就很喜欢旅游、写作,对生态环境方面也很关注,所以朋友们就‘怂恿’我说不如你建立一个NGO吧,做点公益方面的事情。我听大家这样说,觉得也挺好,就开始着手相关事宜。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深圳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他们同意在国鸿大厦里腾出来一个地方给我办公,我就按照政府部门给出的相关企业名单,开始一家一家地联系,这样一个NGO的雏形就开始建立起来。”

2014年5月16日,深圳龙华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正式成立。程新也从资深媒体人华丽转身,成为协会的秘书长,环保生涯就此开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协会成立之初,其实程新对于如何经营好一家环保产业协会也是懵懵懂懂,很多时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且身为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程新不单要忘记过去取得的辉煌成绩、高光时刻,还要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从活动策划到地点选址再到部门协调;从摆放展板到搬运音响再到搭建舞台,大事要把关,小事要闯关。再加上经费紧张、人手短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一切都足够让人抓狂。但对此程新却都能坦然面对、毫无怨言。

付出总有回报。协会成立后不久,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令程新意想不到的是,活动当天,现场气氛高涨、人流如潮,很多人都有意向参与进来,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时的情景带给我很大触动,之前我还担心现场没有多少人参与。大家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心中就是有这样一个信念:空气好了,环境美了,对你好,对我好,对Ta好,对大家都好。”

正是这份信心和决心,在之后的无数个日子里,支撑和鼓舞着程新,让他仿佛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各个社区企业,组织开展环保活动。

于是,在不懈的六载耕耘中,程新为龙华环保公益事业打造出了多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每一年的“五进”环保公益系列宣教活动便是其中之一。

“‘五进’活动我们可以说搞得挺有声色的,但是也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有一次,在开展一场校园宣教活动的时候,原本计划带领学生们参观污水处理厂,但出现突发情况,活动被迫取消。看到孩子们失望的样子,我感到很于心不忍,所以尝试联系一家协会会员单位,寻求帮助。他们还真给力,很快将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搬进学校礼堂,现场演示污水处理过程。结果这个新点子很受欢迎,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观看了水循环的整个过程,了解净水来之不易,纷纷表示以后要珍惜水源,不浪费每一滴水。”

丰富的活动,多彩的创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环保宣教活动中。2019年冬天,程新号召龙华区民治街道居民绘制环保袋,大家积极配合踊跃参加。这也让程新感慨不已:“爱美向好的心的确是共同拥有的,有了大家的努力,我们的环境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有了政府的投入、企业的支持、公众的参与,龙华环保宣教活动开展得顺风顺水。程新说,截至2020年6月,协会共开展包括“五进”在内的环保公益系列宣教活动累计100余场,参与活动的龙华环保志愿者达1000余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达10万多人次。

这些数字的背后,汇聚着以程新为代表的龙华公益环保人的汗水与担当,从线下到线上,由个人到群体,他们的一次次努力、一份份付出,推动了一个全国性环保公益宣传链条的形成,为龙华这片发展的热土注入了活力与希望。

热心人汇聚力量公益圈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年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程新除了积极参与防控工作外,还帮助会员单位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并挖掘各会员单位的自身优势,鼓励会员单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协会的积极倡议下,协会会长单位深圳市汇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武汉火神山医院捐赠价值100万的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并向深圳5家医院赠送了空气消毒净化机;协会副会长单位富鸿源(深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上海潓美向武汉捐赠价值5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协会会员单位深圳市海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向宝安中医院捐赠了200个全防式面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程新利用自己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专门把这些抗疫捐赠的感人事迹写成新闻报道,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和协会官网上,还投稿到其他媒体进行刊登,广而告之。他说:“我们希望尽可能传递出深圳市、龙华区环保企业在疫情期间主动作为、彰显担当的公益正能量,让更多的企业为抗疫尽一份力量。”

2020年六五环境日,在面临特殊时期不适合举办大型现场活动的情况下,程新积极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协调沟通,策划开展了深圳观澜湿地保护的线上直播网课。程新带领协会的同事们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通过抖音、西瓜视频、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把生态环保理念和环保科普内容实时传播到千家万户,获得了良好反响和广泛称赞。

程新说,龙华区的早晨和傍晚,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分,晨跑的、遛弯的、买菜的、练嗓子的、跳广场舞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遍布在市场店铺和广场公园各种公共场所中,显示出龙华蒸蒸日上的生活热度。

“龙华一直都在变化,现在走在路上就像走在花园里一样。观澜河、坂田河、樟坑径河等河流,从昔日的‘脏乱臭’变为如今的‘清净美’,随处可见优美的步道、漫坡的花草……这些真的让人感到很欣慰。居民们都愿意走出家门,来到河边公园休闲、娱乐,全因龙华的空气越来越清新、水质越来越优良、绿植越来越繁茂。一句话: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作为深圳环境改善的见证者与亲历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程新对新工作兢兢业业,对老本行也是念念不忘。

他拿起纸笔,在诗中写到:“在龙华公园草坪扎上太极姿势,有一种绿色和你共同呼吸……”

他举起相机,探访了广东省内的部分城市,推出了《镜头下的生态广东》系列摄影作品。

他设立了个人专栏“光影新播客”,从2017年至今已经发表了文章70余期。作品包括诗歌、散文、随笔、游记和摄影各种形式,其中一半内容是对深圳绿水青山、环境保护、生态宜居和公益爱心的褒扬与书写,比如《朱槿盛开和平路》《水珠,在草叶上跳舞》《荔枝树下的歌声》《绿色蔓延四季的梦》《深圳以北,阅读繁华静美》等等。

程新说,在环保事业的征程中,他未曾也不会停下文艺的脚步,下一步计划与有关部门联合,积极推动开展以宣传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摄影竞赛、儿童绘画和非虚构生态文化作品的征集活动。

“我一定会坚持用镜头和文字,宣传深圳乃至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这些成果得以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其中。”

英国女摄影家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曾说过:“我渴望捕捉我眼前所有的美,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这是程新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最愿意完成的一件事。

曾经他书写美、追寻美,而今他呵护美、创造美,相信今后在环保公益事业领域,程新一定会继续书写更多美丽、美妙、美好的故事。


[编辑: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