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大鹏新区打造高品质海滨花城

条评论立即评论

大鹏新区打造高品质海滨花城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山海花城”“花海山林”“海岸花廊”“园在城中、城在景中”……海天一色的一线美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环境,让每一位走进大鹏新区的人总是心旷神怡。

原标题:大鹏新区打造高品质海滨花城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07月30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琦玮 肖意 张连城)“山海花城”“花海山林”“海岸花廊”“园在城中、城在景中”……海天一色的一线美景,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区环境,让每一位走进大鹏新区的人总是心旷神怡。

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一流标准,不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大鹏新区近年来坚持高站位高标准,加强顶层设计,从城区大的环境品质规划建设,到街头巷尾环境品质的精雕细刻,高质量扎实推进了“百园之区”“山海花城”、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厕所革命”在内的一大批建设、改造、整治项目,推进半岛城区环境品质实现“蝶变”。

近日,本报“走基层看变化”采访组走进大鹏新区,感受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给半岛带来的可喜变化。

打造山海花城,建设百园之区

6个新公园下月开放

从福田出发一路往东,驶出盐坝高速葵涌出口,迎面一处城市形象景观园地里,一块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石十分醒目。让人一进大鹏新区,马上就能感受到“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的美丽大鹏建设新景象。

葵涌出口道路两旁曾经凌乱的建筑群,已被新建成的葵涌生态体育公园所取代。茵茵绿草坡上,两个以水纹线条构成“山海”形态的艺术雕塑,犹如两扇向世界敞开的大门,向中外游客张开热情的怀抱。

“这个公园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今年春节前已完工,预计8月份开园。”走进正在进行工程收尾阶段清理工作的公园,新区建筑工务署综合部负责人鹿浩告诉记者,公园既是新区的门面,也是葵涌人的休闲度假乐园。

公园南边,是结合河道整治进行滨水景观建设的葵涌河。骄阳下,工人们挥汗如雨的忙碌着。

“葵涌河改造将建设一座跨河廊桥,并结合碧道建设,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项目完成后,将与公园连成一体,让市民群众多一个游玩的好去处。”鹿浩高兴地说。

驱车大鹏半岛,无论是纵贯半岛的坪西路,还是三个办事处的主干道,每一条路都如迎宾大道,繁花似锦,绿树成荫。

“打造山海花城,建设百园之区。”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鞠晓晨告诉记者,新区聘请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景观设计、花木育种和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成立专业技术专家指导团队,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一流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凸显新区“山、海、城、园、村、游、河、景”特色优势的“山海花城、百园之区”的项目。

截至目前,新区已建成开放48个公园和多个“花城”项目,打造出禾塘山水公园、葵涌生态公园和坪葵路、坪西路、金沙大道、滨海慢行系统示范段等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精品项目,其中4个项目获评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优秀项目。

走进位于三溪河上游金岭路北侧的禾塘山水公园,眼前是小桥流水、绿阴花海,耳畔是蝉鸣鸟啼。树阴下,几位老人坐在休闲椅上,看着不远处草坪上,几个儿童追逐戏耍;环湖步道上,人们悠闲散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图。

“禾塘山水公园曾是一片杂草丛生荒地,于去年9月建成启用,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新区建筑工务署署长李云源说,建设公园和花城项目,既能更好地保护生态,又可模拟生态修复。

“正在加快建设的东涌生态湿地公园,是新区2018年开工的首个区级投资湿地公园。”参与设计的工程师何正友告诉记者,公园设计以东涌滩涂红树林景观为基础,模拟自然生态扩大建设人工湿地等,通过设置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登山步道,串联各个景区、景点,打造一个人、鸟、林“相望不相扰”的“红树邻里”生态景区。

截至目前,坝光银叶树湿地园、白沙湾公园等6个公园已完工,将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于8月26日当天向市民群众免费开放。

“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9.24平方米,约为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1.8倍。”新区综合办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说,随着坝光中心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完成,“园在城中、城在景中”的新区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

2022年建成“全覆盖、全要素、全链条、全参与”垃圾分类体系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鹏新区如何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探路、示范?

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是一个突破口。

自2016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以来,新区初步建立起了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总量不断提升,成效日益明显,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绩效考核排行榜上,也从2017年的排名末位一路赶超上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排名第一,并持续保持这一成绩。

“我们持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构建了一个科学规范、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大鹏模式’。”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0月,新区联合市城管局在全市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目标是到2022年建成“全覆盖、全要素、全链条、全参与”的大鹏特色垃圾分类工作体系。

“目前,新区正在全力攻坚第一阶段目标。”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底,将实现全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市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回收利用率高于市颁标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程度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这一目标已率先在南澳实现。”大鹏新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高宏告诉记者,6月11日,南澳办事处完成全部43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设施建设,督导员队伍经培训全部上岗,在全市率先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和督导两个全覆盖。

在南澳水头沙社区城中村垃圾分类投放点,记者看到,两名身穿红马甲的督导员,一名检查、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一名登记投放时间、居住地址、垃圾类别等信息,帮助社区近200余户居民按照“规定动作”完成垃圾分类投放和厨余垃圾集中收集。

“实现全覆盖的难点是108个城中村。”高宏表示,新区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率先完成了机关、学校、幼儿园、物业住宅小区4个100%覆盖,并在“城中村”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新区今年再向各街道投入垃圾分类经费1610万元,力争年底实现“城中村”两个全覆盖。

“复杂的交给政府,简单的留给市民。”高宏表示,面对垃圾“全要素”的复杂分类,新区采取“大分流+细分类”做法,实现9种不同垃圾由不同企业负责收运,确保不发生“市民在前面辛苦分类,环卫企业在后面混收混装”问题。

“全链条”的真正含义是源头、中端、末端实现闭环处理。新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剑林告诉记者,新区自2017年开始探索建立9类垃圾“全链条”封闭收集、处理体系,从源头推行“定时定点定人定车”分类回收模式,在中端和末端开工建设坝光真空负压管道式垃圾收集系统。

“预计2021年底前,新区将建成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垃圾分类生态环境园,实现九大类垃圾分流体系一体化。”刘剑林表示,新区还制定了《8个工作指引》,涵盖宣教督导、分类容器、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等八个方面,通过“全参与”的方式,实现垃圾分类目标,共同呵护美丽大鹏。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体现大文明

“厕所革命”打造新区别样靓丽风景线

公共厕所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新区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行动中,将“厕所革命”作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力推动,于2019年率先完成了全部71个市政公厕的新建、重建和升级改造,2019年全年新区公厕环境卫生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关系着城区大文明。”高宏说,新区以“在绿色生态、人文和谐、群众满意、管理提升方面走在前列”为目标,高标准提升公厕硬件设施及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实现功能完善、干净卫生、美观雅致、群众满意,100%符合《深圳市公共厕所建设规范》标准,打造出一批“星级公厕”。

重建的大鹏广场市政公共厕所,颠覆了传统公厕低矮、狭小、封闭、污浊的形象。记者现场看到,开放式的厕所大厅宽敞明亮,感应式洗手盆一字排开,中间是专为残疾人和母婴设置的“单间”。新区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罗泽辉告诉记者,厕所在大厅设计上增加了侧门,不仅方便如厕群众进出,也形成空气对流,同时,采光上也注重自然。辖区居民周先生表示,以前来广场时都会尽量避免来此如厕,现在的公厕环境整洁、卫生、美观,再也不用憋着跑回家了。

“厕所革命”,注重以人性化设施凸显便民惠民效果。高宏告诉记者,升级改造后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优化至1∶2,女厕厕位增加50%,37%配备母婴室、50%配备第三卫生间,100%配备儿童如厕设施、无障碍扶手、智能冲洗设备等设施。此外,新区广泛引用生物降解、光触媒除臭除味等新型技术和智能感应系统等科技手段,保证公厕卫生品质,提升市民如厕体验。

2020年,新区的“厕所革命”将从“补齐短板”向“建管并举”转变,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新区特色的公厕文化。

“厕所革命”任重道远。目前,新区结合城市管理“十四五”规划及杨梅坑、西涌等旅游片区发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考虑在风景名胜区、核心商业区、公交场站等人流量较大地区的如厕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进一步提升辖区公共厕所的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让“厕所革命”成果成为新区城市环境品质的一道别样靓丽的风景线。

民生小事大情怀,一点一滴总关情。

新区以城区环境品质提升系统工程,努力补齐影响市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城区文明的短板,推进“美丽大鹏”建设跑出加速度,颜值创新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