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胆管癌患者福音!我国胆道腔内治疗实现“零的突破”

条评论立即评论

胆管癌患者福音!我国胆道腔内治疗实现“零的突破”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王西墨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展示了中国科学家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针对胆管癌治疗的一项临床应用成果。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7日讯(读特记者戴晓蓉)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胆管癌患者,多了一项新选择。日前,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王西墨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展示了中国科学家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针对胆管癌治疗的一项临床应用成果。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该技术已在深圳市获批开展临床应用。同时,这项新的技术还已在深圳和广东省内多家医院同步开展各类临床合作。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有关合作项目已经启动,已有首批深圳患者受益。

胆管癌治疗领域全新突破

中国是世界上胆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2018中国癌症报告》测算,中国每年胆管癌发病人数约4万人。虽然该疾病发病率相对不高,但恶性程度极高,仅次于胰腺癌,对患者影响严重,临床界粗略估算,整体5年存活率小于10%。其病死率和手术复发率比例超过50%-70%,被视为另一个“癌王”。

据了解,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参与临床试验患者中,约30%的患者影像学显示胆道梗阻部分缓解,约有50%患者首次疗程治疗后黄疸症状减轻、肝功能有所恢复,排便颜色由陶土色转为正常的黄色,随访患者中生存期最长达到21个月。这一技术是目前全球新型肿瘤治疗方法中,拥有相对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新胆管癌治疗方法,被视为全球胆管癌治疗领域的全新突破,可能让中国科学家在恶性程度极高的胆管癌治疗领域具备领跑全球的基础。

新技术显著延长患者寿命

连续20多天出现上腹饱胀,皮肤变黄,并且睡眠、食欲越来越差,体重也不断下降的王女士,来到医院肿瘤外科就诊,门诊以“梗阻性黄疸”收治入院。当时的造影显示,其肝门部胆管完全堵塞,疾病进展属于胆管癌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且因年龄偏大,王女士已无法承受放化疗治疗的毒副反应,她曾一度想要放弃治疗。

无意中,王女士家人获知该院正在开展一项“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用于胆管癌治疗的临床研究,没有其他解决方案的家属决定试一试。意想不到的是,经1周住院治疗后,王女士的胆道梗阻情况由完全梗阻变为不完全梗阻状态,说明胆管已经打通。继续进行两个疗程治疗后,王女士精神、饮食、睡眠等快速恢复,能自由行走,可上下楼活动,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3个疗程治疗后,随访王女士生存期长达21个月,对比一般生存期只有3-6个月的同类型胆管癌患者来说,医生判定载药囊泡治疗对患者生存期延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与王女士共同参与这项临床试验的患者共有20人,他们均属于肝门部胆管癌晚期,生存期一般只有3-6个月,经治疗后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约30%的患者影像学显示胆道梗阻部分缓解,约有50%患者首次疗程治疗后黄疸症状减轻、肝功能有所恢复,排便颜色由陶土色转为正常的黄色,大部分患者饮食状况、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在安全性方面,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无腹痛、恶心、呕吐等其它不适症状,安全性表现良好。

成果荣登20余家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该技术主要研究者之一、王西墨教授表示,“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已展现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项全球首创的新技术,让全球胆管癌胆道腔内治疗实现了“0”到“1”的突破,随着后续样本量的扩大和方案的逐步优化升级,未来有望成为一线的胆管癌治疗方案,改变当前胆管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格局,代表中国走在全球胆管癌治疗的前列。

胆管癌只是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的适应症之一,据介绍,该技术的产品管线已涵盖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水、肺癌、食管癌等实体瘤及其并发症。其对肿瘤细胞杀伤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临床转化成果,已获国际20余篇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刊登,此前,这一技术针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转化成果,成为国内多年来极少数获《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推荐的文章之一,证实了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创新性。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