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社论:《柳叶刀》告诉你,深圳医改如何“削铁如泥”

条评论立即评论

社论:《柳叶刀》告诉你,深圳医改如何“削铁如泥”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近日,国际顶尖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团队撰写的《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挑战与建议》。引人关注的是,文章以独立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深圳从2015年起探索建立的“基层医疗集团”模式。

近日,国际顶尖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团队撰写的《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挑战与建议》。引人关注的是,文章以独立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深圳从2015年起探索建立的“基层医疗集团”模式。

让我们来稍稍回顾一下。2015年8月,深圳以罗湖区为试点,启动以行政区(功能区)为单元的医疗机构集团化改革。罗湖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把所有区属公立医疗机构整合成一体化的医院集团,以优化资源配置。第二步,做强社康中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第三步,通过“总额管理,结余留用”的方式,由“保疾病”转变为“保健康”,让政府、医院、医生和患者形成“利益共同体”,通俗一点讲,即医院的病人越少,居民越健康,医院收入就越多,医生薪酬就越高。它将过去医院、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关系,由一种短暂的、阶段性的医患关系,转变成长期的、连续的、责任制的关系。

这样的基层医改,犹如一柄削铁如泥的手术刀,使陈旧的管理体制变得更加通畅、高效。2017年9月,深圳“基层医疗集团”模式已被国家列为“医改典型”向全国推广,2018年12月,再登上世卫组织通报。此次《柳叶刀》刊文,是深圳基层医改经验又一次面向全球的精彩展示。

事实上,在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深圳的基层医改已经发挥了巨大效力。早在今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全科医生李天昊在接诊一位自称“感冒”的阿姨时,出于职业敏感,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将情况层层上报给区、市疾控中心。一场抗“疫”大战就此在全市和全省打响。

在接下来的大规模筛查、隔离、管理疑似患者、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等过程中,深圳社区医护人员很好地肩负起了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为疫情防控筑就了一道坚固的堤坝。

作为一个医疗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并不突出的城市,深圳基层医改的成功,是对深圳的改革形象的再一次确认。长期以来,深圳在医疗资源和服务水准方面存在短板。而“基层医疗集团”模式让我们相信,改革将帮助深圳释放更大的医疗生产力,改革的过程,也往往就是一个补短板乃至变短板为“长板”的过程。

《柳叶刀》向全球展示深圳基层医改经验,对深圳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可以说,目前全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都能在深圳“先行先试”的模式中找到“答案”。从更辽阔的视野下来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何将基层医疗的基石夯得更实更牢,如何创造医改领域更多的“先行”与“示范”,让更多市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与城市地位、城市实力相匹配的医疗服务,需要深圳继续给出更好的“答案”。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