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同心抗疫,这座国际化城市有温度,在深外籍人士经历的战疫故事

条评论立即评论

同心抗疫,这座国际化城市有温度,在深外籍人士经历的战疫故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伴随深圳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汇聚鹏城。在这片将开放与包容根植于血液的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种下希望、追逐梦想、实现价值,在经历困难时感受这座城市深深的善意与温暖,也在逆风前行中塑造着这座城市更美好的明天。

原标题:同心抗疫,这座国际化城市有温度,在深外籍人士经历的战疫故事

深圳晚报2020年2月22日讯 伴随深圳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脚步,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汇聚鹏城。在这片将开放与包容根植于血液的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种下希望、追逐梦想、实现价值,在经历困难时感受这座城市深深的善意与温暖,也在逆风前行中塑造着这座城市更美好的明天。

A

收到美食和水果 Izaak感叹:可爱的中国朋友!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市累计有7位确诊的外籍人士入院接受治疗和观察。2月15日,随着来自巴基斯坦的 Izaak(化名)的顺利出院,全市7名确诊外籍人士已经全部康复出院。目前,暂无新增确诊病例,部分痊愈的外籍人士仍处于居家休养和观察阶段。

Izaak是一位非常爱笑的在深博士后。他在中国居住了4年,并在此期间完成了学术和职业的双重突破,也因此对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如今,当他再回忆起这段疫情期间的特殊经历,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亲如家人"和"心怀感激"。

▲护士买吾吉旦 ·吾拉木丁送给 Izaak的新疆美食。

尽管在中国生活已久,Izaak还是保留了非常传统的巴基斯坦生活餐饮习惯。住院时让他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无法适应中国的饮食。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买吾吉旦 ·吾拉木丁得知后,在家里做了家乡的馕和拉面,并亲手送到他的病房。"那是我住院十几天里吃过的最美味的东西。"Izaak不无感慨地说。

在住院的最后几天里,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一痊愈出院,Izaak渐渐焦虑起来。"我的检验结果一直没有转阴,每次禹医生来通知我时,比我自己还要紧张。"Izaak笑着说。那段时间里,Izaak的主治医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四科的禹弘时常关心他的状态,也会像朋友一样给他发鼓励信息。"虽然隔着口罩,我看不清她的样子,但我真想在疫情结束后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Izaak感动地说。

▲ Izaak收到的素不相识的邻居送来的水果。

现在,Izaak还在居家休养和观察期。"你看,我的邻居又给我送来了水果。"采访结束后,Izaak在微信上发来一张图片,草莓、橙子、柚子等水果看起来十分新鲜,而送来这些水果的邻居,Izaak事实上并不认识。"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可爱的中国朋友!"Izaak在微信上写道。

B

双语发布热线答疑他们让"老外"称赞了不起

疫情中,深圳有数以万计的外籍居民共同参与到这场抗疫之战中。他们中有的在家无法出门,有的滞留外地无法回家,但都感受到了来自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关爱。

疫情发生后,深圳市委外办迅速联合深圳市卫健委建立了双语疫情发布机制,并构建了一个联通市、区、街道、社区的信息传播四级网络;同时,市委外办还及时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外籍人士有关问题解答》,开通了多条疫情防控英文服务热线,包括深圳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的疫情防控专线、市委外办的涉外疫情防控服务热线,权威回答外籍人士的有关问题。

▲招商街道的外籍志愿者(左一)参加社区出入口测温工作。

在南山区招商街道,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外籍人士长期居住于此。为做好国际化街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招商街道建立了一支"家门口的护卫队",在沿山、水湾、四海三个外籍人口密集的社区引入"三人一组"的涉外社工队伍,协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外籍人士的入户排查、居家医学观察的保障工作。目前,招商街道已有9人实施居家医学观察,工作人员累计为这些无法出门的外籍人士送菜送物225次。

▲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线上答疑。

"我刚从国外回来,需不需要进行医学观察?""我的签证快过期了,现在怎么更新?""我现在能去香港吗?"每天,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收到几十、上百个类似的问题。从1月23日开始,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就开始通过微信群、邮件等形式进行线上答疑,在两个主要的微信大群里发布每日疫情的更新信息,并发动涉外社团和机构进一步加强权威信息的传播。"最近几天我们答疑了600多次,光邮件就回复了近300封,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南山国际化交流中心主任刁旭告诉深晚记者:"从协助网格员沟通摸查情况,到帮助滞留境外的居民照顾宠物,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协调。"

尽管工作繁杂,但是刁旭和同事们一直被外籍居民的肯定鼓舞着。"谢谢你们不断为我们更新最新的疫情消息,我对深圳在控制病毒传播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投入的宣传印象深刻!每当我看到大家都在为共同的目标而付出,就由衷感到:"中国真了不起!"来自美国的 Itzania在微信群中这样写道。

C

参与消杀创作乐曲这些"老外"这样助力抗疫

爱,从来都是付出与给予。作为这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外籍居民也在疫情中积极行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外籍志愿者酷玛在下沙社区进行公共区域消杀。

最近,外籍志愿者酷玛作为下沙社区防疫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刚刚为社区的公共区域、入户大堂、绿化地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杀。在中国生活了13年的他,现在已经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疫情期间,他曾多次主动寻找机会做志愿服务。"这只是第一次,我希望还能有第二次、第三次。"酷玛说。

出生在印度、成长于英国的酷玛曾到过全球许多城市,"但是只有深圳,让我决定留下来。"无数让他感动的经历还记忆犹新:"有一次我的腿摔骨折了,一位曾有一面之缘的士司机把我背下了楼,凌晨2点送我去医院;还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一位中国朋友在身旁陪伴我整整两周……"

这些爱的种子在酷玛身上不断生长,成为了他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动力。现在,酷玛在经营一家传媒公司。"我希望能够与我们团队的朋友们一起,免费拍摄一些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片,给更多人带去信心和希望。"酷玛说。

▲来自厄瓜多尔的外籍居民 AC正在演奏钢琴。

《希望(Hope)》,也是来自厄瓜多尔的 AC最新创作的一首钢琴曲的名字。11年前,AC来到中国;7年前,他在深圳安家;现在,他是一家商业咨询公司的总经理。"疫情发生以后,我在家里无事可忙。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我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AC喜欢钢琴,创作一首给予人们希望的乐曲的念头就这样诞生了。

《希望》最先发表在坪山融媒体中心的平台上,接着,它被无数受之感染和鼓舞的人们转发,还受到了厄瓜多尔领事的点赞。"接下来,我会创作更多的乐曲,也会继续在网上分享帮助大家放松和专注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AC说。

延伸阅读

大爱无国界:国际友城纷纷来援

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流淌。深圳是一座高度开放与包容的国际化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国际朋友圈"资源。疫情发生以来,众多国际友好城市都在第一时间对深圳给予问候,并主动伸出援手。

深晚记者从深圳市委外办了解到,韩国光阳市将于近期向深圳红十字会捐赠2万只 KF94口罩,500件防护服。韩国光阳市政府外办主任郑贤玉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光阳市政府从1月底就开始持续关注中国的疫情发展,光阳市长郑铉福第一时间向深圳发来了慰问函。"考虑到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受疫情影响可能较大,所以我们很快决定采购一批抗疫紧缺物资,帮助深圳渡过难关。"郑贤玉说。

受疫情影响,韩国国内的抗疫物资也十分紧俏。特别是 KF94口罩不仅价格大幅上涨,且一直处于货源紧缺状态。"但是郑铉福市长得知后说:‘时间是生命,晚了就没有意义了。’他指示有关部门紧急调用特殊预算,支持外事部门以最快速度确保物资抵达深圳。"郑贤玉告诉深晚记者,在光阳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在深圳市政府、红十字会、海关等鼎力支持下,这批物资从筹集到抵深仅历时两周。

根据深圳市委外办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友城捐赠给我市的抗疫物资包括7.13万只医用口罩、500件医用防护服、2600个护目镜、1.3万个医用手套,法国的伊夫林省,韩国的光阳市、仁川市、釜山市,日本的筑波市,美国的夏洛特市都在捐赠名单上。此外,深圳韩国商工会还向深圳市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101150元。

病毒无情,大爱也无国界。深圳在疫情防控和病患确诊收治过程中不分国籍、一视同仁,有力地保障了中外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国外到国内,从街道到社区,国际友人和外籍居民感受着深圳的温暖和关爱,也回馈着他们的善良和热忱,为共同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许娇蛟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