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政协委员热议“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条评论立即评论

政协委员热议“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昨日,参会的政协委员们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对深圳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献言献策,并表达了对深圳未来科技创新发展和汇聚优质资源的殷切期盼。

昨天上午,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深圳特区报记者周红声摄


原标题:

政协委员热议“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创新赛道上从跟跑到领跑

深圳特区报2020年01月09日讯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圳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深圳释放‘双区’驱动的关键支点。”昨日,参会的政协委员们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对深圳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献言献策,并表达了对深圳未来科技创新发展和汇聚优质资源的殷切期盼。

引入国际科创主体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去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此举意味着深圳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了来自国家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目前,深圳正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节点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1+N”项目集中开工;光明科学城建设全面提速;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上升为科技部、广东省和深圳市共建战略,杰曼诺夫数学中心等5家高水平实验室落地。

对此,欧阳绘宇委员提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深圳应当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科技创新赛道上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蝶变。

他说,深圳的科技创新已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全国领先,但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标准来看,还应健全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体系,引领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他建议,大力引入国际科创主体,大力促进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在深圳设立实验室;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探索组建全球科技成果交易联盟;重点落户“大国重器”,建立国际科技情报中心,打造科技创新战略平台;促进从国内移民城市向国际移民城市转型;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的国际化供给,将外籍科技创新人才纳入人才安居工程,兴建外国专家宜居社区;重点引进国际组织落户深圳。

形成创新长效机制

叶春委员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圳未来科技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深圳释放“双区”驱动的关键支点;而建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该依托湾区进一步汇聚国际创新资源,形成创新的长效机制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两大体系。

他建议,可以探索制定全国首部基础研究促进保障法律,尽快编制《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2020-2050》,探索成立基金会、发展产权证券化或引入PPP形式,引导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组团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深圳将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三位一体”为重点,联合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昨日的市两会上,李世清、赵杰委员针对光明科学城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他们认为,对于主要承载区——光明科学城的建设,应促进相关条例立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先和全覆盖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制定光明科学城发展指标体系,将光明科学城打造成国际合作的新时代创新生态谷;建立以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为载体的新人才政策和措施,将前海有关人才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光明科学城,在出入境和居留、国际通信等方面为国际人才提供便利及实惠。

打造科技创新新方位

深圳是一座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城市,科技创新基础扎实。不论是2019年2月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还是同年8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都对深圳的科技创新赋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期望。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面向未来,深圳在“双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下,要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新方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来自致公党深圳市委会的提案提出,要建设立足湾区、先行示范的国家科学中心,深圳还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长效机制缺位;二是国际资源汇聚能力不足。委员们建议,可以设立深圳先行示范区科学院,负责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科研资源,搭建国际化科研合作网络,配备大科学装置、布局基础科学关键领域,统筹实验室和研发转化中心,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及推广成果应用等,并举办有国际知名度的科学博览会,以及推进深圳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对接科研创新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记者 周雨萌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何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