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守住“不出偏题怪题”的底线

条评论立即评论

守住“不出偏题怪题”的底线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广东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学校的编班、课程管理以及中小学生作业负担、作息时间、考试次数等作出具体限制。

日前,《广东省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多个方面对学校的编班、课程管理以及中小学生作业负担、作息时间、考试次数等作出具体限制。

其中规定,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原则上不布置电子家庭作业。鼓励各地开展每周无作业日等方面的探索。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已经喊了好多年。各个层面的减负令,也出台了不少。但效果呢?似乎并不明显。也因此,可能有人同样会对此次减负令不抱过高期待——谁都知道该减负,但问题是谁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裹挟其中,停不下来。

但是,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这样一种沉疴,也需要一个抽丝的过程,而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至少,此举表达了一种社会共识。更何况,该征求意见稿中,还不乏一些有建设性的举措。

比如,在我看来,其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表述——“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不得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将这一句落实了,作业时间过长等问题也大体上可以迎刃而解了。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学校为了增强竞争实力,习惯于超纲教学,增加了作业难度;对家长而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经常会出现学校给孩子“松绑”,家长却加压的情况,“高烧不退”的课外补习班便是明证,“剧场效应”由此愈演愈烈。

“不出偏题怪题”等措施有望对此进行釜底抽薪。事实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也是鼓励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如果家长和孩子有一天发现,“刷题机器”不灵了,死记硬背不管用了,还会崇拜那种消耗生命,于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毫无助益的题海战术吗?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