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校园App应成为有温度的教育产品

条评论立即评论

校园App应成为有温度的教育产品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印发。该办法中提到,校园学习类App要保障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安全,不得以应试教育理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得强制收费、不得恶意扣费,其中校内学习类App不得面向学生用户收费。

《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印发。该办法中提到,校园学习类App要保障学生和家长的信息安全,不得以应试教育理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得强制收费、不得恶意扣费,其中校内学习类App不得面向学生用户收费。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全面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广东日前出台的该管理办法,是国内首个针对校园学习类 App的省级实施细则。

引人注目的是,实施细则实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审查通过的,列入白名单,通过广东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渠道公布App主办者的名单及产品信息。列入白名单的学习类App在日后被投诉且查证属实的,将给予黄牌警告,列入灰名单。存在主观恶意、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则给予红牌处理,列入黑名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给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增加了另一种渠道,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利益驱使下,一些校园学习类App渐渐变了味,走上了歪路。有的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有的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可谓乱象丛生、一地鸡毛。

据报道,不少App还通过给学校教师返利等方式顺利进入校园。去年10月,央视曾在作业App乱象调查中提到,山西晋中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披露,一些推广人员未经允许就进入学校,并称“只要老师下载使用并让学生也下载使用的话,完成App指定任务,可以送给每位老师30元话费”。

加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把关责任,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不但为校园学习类App设置了备案审查这道关卡,其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制度将使后续监管具体化、常态化,打破列入白名单的App的“终身制”,从而倒逼校园App开发运营者主动严格审查内容及链接,严禁触碰红线。

当然,我们对校园学习类App还有更高的期待,而不仅仅是“不犯规”这个层面。因为,无论是作业App,还是智能学习平台,它首先是一个教育产品,其次才是一个技术产品,应更多考虑教育的规律与需求,更多考虑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要体现一定的教育温度。

也就是说,校园学习类App要通过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的催化剂、助推器,而不是沦为另一种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刷题机器。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教辅类App,针对不同学生精准布置个性化作业,将有助于从技术层面提升教育品质。

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一款更阳光、更实用、更有趣的校园学习类App,是我们可以也应当送给孩子们的一份节日礼物。

[责任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