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华为逆袭:中国企业也“卖标准”

条评论立即评论

华为逆袭:中国企业也“卖标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据媒体昨日报道,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最近发布一份5G专利报告,勾勒出全球5G技术顶级玩家的画像,华为的表现尤为抢眼。

据媒体昨日报道,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最近发布一份5G专利报告,勾勒出全球5G技术顶级玩家的画像,华为的表现尤为抢眼:截至2019年4月,中国企业申请的5G通讯系统SEP(标准必要专利)件数排在全球第一,占比34%,华为位列第一,拥有15%。

报告同时列出拥有SEP专利数量的全球前十名企业,华为仍是第一,其余9家分别为:诺基亚、三星、LG、中兴通讯、高通、爱立信、英特尔、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夏普。而在上一年度5G专利报告中,华为还落后于三星,排在第二位。

由于技术上或者商业上没有其他可替代方案,为了符合技术标准而必须使用、绕不开某些技术发明,涉及这些技术的专利,就称为SEP(标准必要专利)。比如,高通能在3G、4G手机上赚得盆满钵溢,就是因为在标准必要专利上一家独大,只要是用到3G、4G功能的手机,几乎都要给高通交费。手机业竞争很激烈,但高通“躺着”挣钱。据其最新一季财报显示,今年1至3月底,高通专利授权业务销售额达11.22亿美元。

二十年前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它描述的是,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企业经营和盈利方式也不同。没有技术也没有品牌的企业,只能居于产业链末端,靠成本竞争去挣取微薄的利润;打造出品牌的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拥有强大技术的企业,则能够把技术转化为行业标准,从而“坐收渔利”。

彼时,受益于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很多中国企业从事的都是加工制造业,靠“卖产品”挣钱,加上正处于中国劳动力人口“红利”的高峰期,日子过得还不错,因此居安思危者少,又由于技术底子薄弱,很多企业也不相信自己能“卖标准”。当年曾有一个关于“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争论,争的是中国企业该扮演好产业分工角色,还是应该自主研发、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

事实证明,国际产业分工能转移到中国来,也会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人口“红利”有高点,也会有衰退的一天,靠“卖产品”吃饭是不长久的,技术底子再薄,只要持之以恒是能够提高的。

华为在5G专利上的逆袭就是最好证明。专利缘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要靠研发投入。去年年底,欧盟发布《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以研发投入达1015亿元名列第5位,而包括阿里、腾讯、百度等在内的其他中国企业均在50名开外。去年,华为销售额为721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把14.1%的收入都投入到研发中。另有统计表明,华为近十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

鉴于华为等中国企业在5G专利上的实力,《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中国如果成功控制5G技术上游,将“不卖产品也可赚钱”。不过,华为至今未公布5G专利许可费,并一再表示“过高的专利收费将损害行业健康发展”,“将尽一切努力降低相关5G专利的许可费率”。

能收钱是实力,不多收是气度。从交纳专利费到收取专利费,华为实现成功“逆袭”,这个转变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心理上帮助中国企业克服了攀登产业链的“恐高症”,二是在实操层面上指明实现路径,那就是真金白银地加强研发。

期待更多中国企业把华为作为榜样。

本报评论员胡蓉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