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圳见>

只会说“哈哈哈”这件事情不好笑

条评论立即评论

只会说“哈哈哈”这件事情不好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对思想也有塑造作用,“语言贫乏症”不及时补救,思想既难以保全,更难言丰满,那么,就有可能不断遭遇各种尴尬,“哈哈哈”听上去就一定会带着哭腔。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对思想也有塑造作用,“语言贫乏症”不及时补救,思想既难以保全,更难言丰满,那么,就有可能不断遭遇各种尴尬,“哈哈哈”听上去就一定会带着哭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年轻人出现语言贫乏的问题,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

2002名受访者,这个样本数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小了点。但是网络时代的“语言贫乏症”却不是一天两天的话题了。曾有人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到了今天,大家遇到好笑的事情只会说“哈哈哈”,或许并不能说明“语言贫乏症”有所恶化,但没有改善,也是不言而喻的。

子曾经曰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但这个语言规律,在网络时代被打破了。网络流行语简单粗暴,毫无文采,却往往突然爆发、病毒式传播。当然,与文采斐然、流传千古的精美古文相比,网络流行语的寿命也极其短暂。即时性、临时性的网络语言,粘黏着后工业社会的技术特征。其实,“短命”的网络流行语,适应了信息传递越简捷越便利的技术要求,与“语言贫乏症”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甚至是相反,网络流行语丰富了语言词库,其中也有诸如“给力”“蛮拼的”等词汇登上了大雅之堂。可见,将“语言贫乏症”归咎于网络以及网络氛围,可能是怪错了人。

实际上,任何语言都经过了大浪淘沙,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才有了经典的语言词汇。古代虽然没有网络流行语,但肯定也有过不少临时性语言没有流传下来。当下的人们感觉到语言贫乏,并非是因为多了一块网络流行语,而是少了一大块对经典语言的学习和继承。如果硬要归罪于网络,只能说网络特别是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碎片化的阅读替代了深度阅读,语言文化的习得、继承缺少了必要的连续性与系统性,是“语言贫乏症”的重要病因;另一方面,则如专家所言,要警惕人们不加思索地使用网络语言,会钝化对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则会培育惰性,遮蔽对不同生活的差异化感受。

所以,当众人为一名邋遢的流浪汉出口成章而惊艳时,也反衬出“语言贫乏症”的普遍性,这时候,遇到再好笑的事情,如果一直只会说“哈哈哈”,这件事情本身就变得不可笑,而是有些可悲了。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对思想也有塑造作用,“语言贫乏症”不及时补救,思想既难以保全,更难言丰满,那么,就有可能不断遭遇各种尴尬,“哈哈哈”听上去就一定会带着哭腔。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赵强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