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 党的十九大
  • 新时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

    简政放权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放管结合,在放权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市场活而不乱。同时,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监管,探索更加有效的监管模式,有效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促进新旧动能转化,进而破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03-08
  • 大家手笔:思想话语权事关国家安全

    相比于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同国家安全的直接相关性,意识形态权力及其表现——思想话语权的作用看上去是间接的,但其重要性却不容置疑。话语权既是字面理解上的说话权力或者讲故事能力,也是一种通过建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来影响人心的观念性力量。

    2018-03-08
  • 新作为: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8-03-08
  • 冯俊: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井冈山时期,工农红军就“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2018-03-08
  •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方略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与人的关系变化,进而到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说到底就是人的心态关系。

    2018-03-08
  • 任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社会科学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立场,而且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2018-03-08
  • 世界聚焦“习式外交”

    2018-03-07
  • 新实践:把法治权威牢牢地立起来

    2018-03-07
  • 开拓创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7.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2018-03-07
  • 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 新时代蓝图催人奋进

    代表们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8-03-07
  • 广东今年拟投千亿托起“乡村振兴梦”未来十年村貌大不同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2017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今年中央印发的1号文件,都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

    2018-03-07
  • 全国人大代表讲述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幸福新生活

    两张照片的背后,是罗应和及乡亲们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作为贵州160万搬迁移民群众的一员,罗应和说,异地扶贫搬迁后,他身边的村民们发生了三个明显变化。

    2018-03-07
  • 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特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近几年中国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维,经过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2018-03-07
  •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层考量

    2018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2018-03-07
  •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委员们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