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有效吗?“保过”培训班靠谱吗?这就为你解答!
2022-02-28 09:35
来源: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人工智能朗读:

“假”离婚有效吗?“保过”培训班靠谱吗?这就为你解答!

“假”离婚具有法律效力吗?“保过”培训班靠谱吗?今天通过几个案例为你解答!

“假”离婚是否具有“真”效力?

〖案例一〗王某与妻子李某结婚多年,感情稳定。后王某创业失败举债800万元,便与妻子商量用“假”离婚的方式来躲避债务。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妻子分得夫妻共有的全部房产与存款,但因债权人起诉,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部分被判决撤销。

〖案例二〗林某与妻子江某结婚多年,林某事业有成,江某则当起家庭主妇。后林某婚外情,为达到将江某名下房产占为己有的目的,林某以为江某再买一套房、但要先离婚规避限构为由,诱骗江某“假”离婚。当真相大白时,江某愤而提起诉讼,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房产归林某所有的约定,并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因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只是假意离婚,离婚协议依然生效,法院遂驳回江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Q1:两个案件的共性是什么?

登记离婚时,离婚协议明确双方自愿离婚的,即使只是为了规避房屋限购政策,或逃避债务的“假”离婚,一旦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就会宣告解除,“假”离婚具有“真”效力。

Q2:同样是“假”离婚,为什么案例一的离婚协议财产分割被判决撤销,而案例二的财产分割则依然具有法律效力呢?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约定,侵犯债权人利益的,将依法被撤销。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约定,女方无法证明自己只是为了规避限购政策而假意离婚,则需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假”离婚具有“真”效力,最终女方陷入“人财两空”的窘境。

Q3:如何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离婚协议呢?

离婚协议的核心要素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三个方面。

一是抚养费:法律规定的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离婚协议仅标明“抚养费”的,则默认包括上述三项内容。因此,如果双方协商可以在生活费外另行支付教育费、医疗费的,要单独列明,同时明确支付方式、负担比例。

二是财产分割:应将夫妻共同财产列出明细,并明确分割和补偿方式,如有剩余按揭贷款的,还需注明还款方。对于无需分割的财产,双方约定归各自所有的,也应附上财产清单,明确权属,避免简单地约定“无夫妻共同财产需要分割”。

三是债务负担:应列明债权人及对应金额、夫妻双方负担比例,如一方超过比例清偿的,可向对方追偿。

鹏法君提醒已婚人士,不要假离婚,不要试图考验人性。

“保过”培训班真的能保你通过吗?

〖案例简介〗王某正在准备公务员面试,一则面试保过班的广告吸引了他。随后,王某来到A培训机构咨询,并与培训机构签下公务员面试保过班协议。协议约定:王某接受公务员面试培训,一次性交纳学费8万元。如果面试未通过,则培训机构应在接到王某申请后,三日内如数退还学费8万元。王某依约支付了8万元,按时参加课程培训,却未能通过面试。

王某向A培训机构提出退还学费申请,但培训机构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费。几天后,A培训机构因财务状况恶化关门停业。无奈之下,王某将A培训机构诉至法院,要求培训机构退还8万元学费。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与A培训机构签订了面试保过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双方之间形成合法有效的服务合同关系,依法应予保护。王某依约履行付款义务后,未能通过当年公务员面试,保过协议约定的退款条件已成就,A培训机构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退款义务,其未退款,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A培训机构向王某退还培训费用8万元。

法官说法:

“保过”有风险,签约需谨慎!

培训机构为了增加自身收益,往往以“保过”、“不过全退”承诺作为广告宣传点,吸引众多培训对象报名。表面上看,培训对象选择此类培训班即使最终未通过考试,也能得到全额退费。但在实践中,培训机构作出“保过”承诺,或是基于自身强大的师资力量,对培训效果充满自信,或是仅将“保过”作为招生噱头,意在短期内赚取巨额报名费,并未考虑自身的培训实力。前者风险相对可控,后者存在较大风险。

选择“保过”培训班,应重点注意以下三点:

1、签约前通过信息查询软件,审查培训机构的工商登记、资信状况,调查了解培训机构的师资及培训能力,尽量选择经营情况较好、规模较大、运营时间较长的培训机构,避免与不正规的机构草率签约。

2、审查合同中是否列出了明确的“保过”、“不过退费”等条款,着重审查退费条款是否附带条件,该条件是否清晰明确、可接受,切勿因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的口头“保过”承诺草率签约。

3、留存相关证据。在采用微信、邮箱等方式沟通时,务必要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注意保存微信聊天记录、邮件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如果使用转账方式付款,尽可能转账至培训机构公账,机构人员如要求将款项支付

[编辑:翁任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