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深圳“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藏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
2021-06-17 15:4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打卡深圳“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藏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里的红色印记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百尺竿头,百般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深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杰作。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长卷中,深圳都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印记。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由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深圳发布、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联合制作推出的《打卡深圳“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栏目,通过视频、直播、图文、采访等形式,走进深圳党史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前海展览厅、宝安抗日纪念馆、南岭村致富思源展览馆等一批优秀学习基地。通过走进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一起回眸这些闪烁的历史足迹,重温那些滚烫的初心与梦想,激励我们更加满怀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今天,我们来到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6月17日讯(记者 陈琳君 李小辉)一条只有二百五十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却承载了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的耻辱,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走进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墙上的序言以短短几行字告诉世人,这条历史文化名街在历经百年沧桑中,见证了英国殖民主义瓜分和侵略中国的屈辱,也承载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沧桑巨变的历史记忆。

图为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博物馆已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连日来,辖区广大党员走进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沿着中英街形成、变迁、发展的历史足迹,在学习党史中深化初心、践行使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勘界风波:

中英两国分治长达百年之久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瓜分势力范围的背景下,英国借助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香港岛、九龙、租借新界,从而占领了整个香港地区。“中英街是英国逐步占领香港地区,特别是新界勘界的历史产物。”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时间回溯至1899年,那一年的3月16日至18日,中英两国定界委员在沙头角勘定了新界北部陆地边界,沙头角被分割成“华界”与“新界”两部分。自此,在沙头角陆地边境上,逐渐形成了一条由中英两国分治长达百年之久的“中英街”。

雕像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中英街。

沿二楼展厅走廊前行,墙壁上一张老照片尤为醒目,这张照片真实展现了沙头角勘界场景。“照片中左前侧头戴清廷官帽,神情沮丧的低头站立者为中方勘界代表王存善,左前侧站第二位的头戴礼帽,留有八字胡须的外国人为英方勘界代表骆克,周围还有一些勘界的随行官员和围观的村民。”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那时候的界碑实际上为“木桩”,界桩上刻有“大清国新安县界”的文字,也正是通过这次勘界,将新安县东部的沙头角一分为二,由此造成国土破碎和家园分离。“当时沙头角有50多个村落,总人口约1万人,勘界后,约三分之二的村落被划在了‘新界’。”

历史中的沙头角购物街景。

1905年,港英政府单方采取行动,将分布在边境沿线的地界木桩改为石质界碑。20块界碑从沙头角海边一直向梧桐山方向延伸。其中,第1至8号界碑就位于沙头角镇内环城路(1-2)和中英街主街上(3-8)。

雕像还原了当时居住在中英街的群众。

为确保深港边界地区安宁,在华界沙头角,先后有两支部队驻守。1952年,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广东省总队663部队六连进驻中英街担负起边防守卫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他们紧密依靠当地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在“一条小街、两个世界”的特殊环境中,在沙头角边境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曾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称号。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公安边防六支队13中队进驻中英街,这支部队至今仍坚守在此,为“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维护深港两地繁荣稳定做出了新贡献,1996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称号。

抗战烽火:

沙头角中队成地方重要武装力量

抗战时期的中英街是日军控制的“人间地狱”,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前哨阵地”。在那样一个烽火年代,日军进攻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第五大队分批进入新界开展游击活动。1942年3月,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在香港西贡正式成立,他们夺取日军海上运输线、护送文化名人、切断铁路运输,有效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图为边境沿线上的石质界碑。

为使部队独立自主和灵活作战,港九独立大队下设沙头角中队,这支队伍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沙头角、大埔、粉岭、上水一带,很快就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拥有情报组、交通站、民运队、武工队等100多人的地方武装力量。作为情报组组长的李吉芳是中共沙头角地下党员,沙头角沦陷后,李吉芳以东和学校教师身份为掩护,负责中英街的情报工作,他组织青年学生成立了“东和体育会”,以开展球类比赛进行串联和传递情报给游击队。

图为中英街博物馆内东和学校的展览区域。

除了身处华界沙头角的爱国志士积极投身抗战外,在日军占领香港期间,不少香港民众也展示出团结的力量,主动要求到前线或敌后支援,为抗战作出较大贡献。“位于新界东北部沙头角禁区的莲麻坑村历经浩劫,激起了村民的强烈愤慨,村民叶维里和伙伴分别策划了两次炸毁日军控制的莲麻坑矿山的行动,但均未成功。”在一张黑白照片前,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村民“三打莲麻坑矿山”的抗日壮举,“1945年2月,叶维里在东纵第二支队第三大队的配合下,突破日军防线,运走了矿山的物资,炸毁了整个矿山,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改革先声:

中英街进入发展快车道

事实上,中英街成为“商业街”有史可循,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不少本地乡民开始在干涸的小河床上摆地摊、做生意,在河床两边搭建房屋。后来,一场台风导致中英街浸水,不少货物都被水淹泡。为挽回损失,乡民就在门口支起了一个木板,把物品放在上面晒。谁知,就有人上前问能不能便宜一点卖。旁边的住户看到后,也把自己的房屋改成门店。慢慢地,中英街上的商铺多了起来。

图为中英街警示钟。

解放初期,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沙头角地区的农业、渔业、养殖业和手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也开始繁荣起来。1956年,华界商人集资在中英街兴建“沙头角商店”,主要经营一些小商品。后来,广东省委下拨宝安县30万元,用于恢复华界十几家商店,并将收归国有后的沙头角商店起名为“沙头角综合商店”。用于解决当地居民日常购物的需要。“那时候,商店只收港币,主要经营出口商品,为香港居民提供服务,是镇内唯一的一家国营商店和县级企业。”小方告诉记者,这些商店可以说就是沙头角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前身”。

百年圆梦:

昔日“购物天堂”焕发生机活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地处深圳东部的沙头角“闻风而动”,在中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凭借其优先开放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小额贸易,随后引进“三来一补”,吸引港资办企业。1979年4月,经宝安县批准,沙头角丝花厂正式建立。作为深圳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这间具有破冰意义的探路先锋厂,在深圳改革史上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它带动了商业的逐渐兴旺,各类来料加工厂紧随其后相继开设,让中英街内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世人瞩目的商贸业集散地。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缺少发展资金,一些企业到香港把废旧物资捡回来,再重新利用,用于积累原始资金。“‘公仔面’那时候特别畅销,是沙头角人掘到的‘第一桶金’。”小方介绍说,时任沙头角经济办主任的何壬坤是沙头角联合企业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在香港“收破烂”时,认识了一个做公仔面的台湾老板,一次性订购了五万箱公仔面,仅两个晚上就销售一空,营业额一天最高达100万元。紧接着,公司开始把眼光投向外贸。

中英街警示钟时刻提醒着人们勿忘历史。

谢瑞麟、波记百货、济生堂……在博物馆展厅内,眼前的一个个“明星”店铺招牌,展柜内的各式热门抢购商品,仿佛让人穿越而至回到那条“商业老街”,而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则生动记录着中英街当时的盛景:在沙头角商业外贸公司第一商场外,各类物美价廉的免税商品引得全国各地的游客摩肩接踵,争相购买着当时的“时髦货”。这个时期的中英街可谓迎来了商业兴旺发达的春天,成为闻名遐迩的“购物天堂”,90年代初更一度创下日接待游客近10万人的记录。

中英街的历史记忆,无论是历经百年的界碑,细数风雨过往的古榕,还是弘扬爱国主义的警世钟、记录岁月变迁的博物馆,都将成为这条历史文化名街新的“名片”。

地址: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内环城路9号

联系电话:0755-25251107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逢周一闭馆)

[编辑:刘诗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