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中国税务报: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须防“掉链”

条评论立即评论

中国税务报: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须防“掉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是医疗防护物资和器械的重要产业集群地区,规模和增速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共89户企业)为样本,基于2020年1月~4月发票数据开展分析和调研。结果显示,深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销增长快,满足市场需求快。但是,部分依赖进口的核心零配件供应短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生产面临“掉链”风险。

深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产销增长较快。从开票户数看,1月~4月开票户数分别是2019年同期的105%、110%、104%和105%。从开票金额看,1月~4月89户企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1.7%。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器械生产设备投资增长快。1月~4月,89户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较快,投资集中在生产设备领域,同比增长达133%。产品结构集中在防护物资和医疗救治设备。

深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抗疫贡献突出,快速满足市场需求,支持疫情严重地区。1月~4月,89户企业相比去年同期的国内销售目标地区有了较大变化,其中湖北地区排名由2019年的第七名上升到第一名。

但调研显示,深圳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面临一些困难。

一是设备、原材料投入加大,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1月~4月,防疫药品和器械需求爆发,89家企业采购设备、原材料金额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3月采购金额超过去年同期的2倍。企业反映,一方面,疫情导致物流成本、原材料价格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销售账款的回款期平均为3个月左右,短期内采购支出和物流成本的大幅增长对企业资金流造成了较大压力。

二是受海外疫情影响,核心配件供应不畅制约产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上游供应商获取主要核心部件,当前,因海外疫情影响,部分国外元器件生产商停工、国际物流无法顺利运转等因素,使得部分依赖进口的核心零配件供应短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生产面临“掉链”风险。企业表示,医疗设备构造复杂,对精密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倘若更换核心零配件,必须经过专业试用和检测、认证,确保整机性能可以达到相同状态,才能正式替代量产,因此,制造商和元器件供应商往往是长期合作关系,短期内无法实现核心配件国产化。

针对目前的情况,深圳市税务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局结合企业诉求,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搭建金融支持平台。开展银企对接,通过低息无息借贷、加大放贷额度、加快信贷展期审批、优化授信审批流程等措施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帮助企业缓解短期内的流动资金压力;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建议财政等部门调集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等专项帮扶资金,对疫情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的贷款评估费给予优先补贴,在推动企业参与防疫抗疫的同时帮扶企业。

二是强化产业链配套建设,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出台并落实医药行业针对性配套政策和措施,从医学机构建设、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产业配套完善等多方面促进药品和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搭建空间上高度集聚、产业链上相互配套、功能上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系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核心配件国产化代替。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鹿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