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破袋分厨余”难做到吗?宝安这位垃圾分类督导员带着小区居民在行动

条评论立即评论

“破袋分厨余”难做到吗?宝安这位垃圾分类督导员带着小区居民在行动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晚上7点不到,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宝安区深航假日名居小区里如往常一样出现了居民们熟悉的一道身影——干练的寸头,蓝绿相间的工作服搭配牛仔裤,神采奕奕的模样一点都看不出已经65岁。他叫马信义,是宝安区绿宝宝垃圾分类指导中心垃圾分类督导员队长,每天下班后都会到这个小区进行义务垃圾分类督导。

从每天“两场麻将三包烟”到志愿服务超万小时

“做义工会‘上瘾’,哪里有活就往哪里跑。”从2011年起加入义工队伍,马信义至今已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2000多个小时。每一天他的行程都忙碌而有规律:平常工作日早上6点起床,7点他会到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外维护交通秩序,8点到绿宝宝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上班,下班后7点到9点,是他在深航假日名居小区进行义务垃圾分类督导的时间。周末他也不闲着,垃圾分类主题的培训课、宣传活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个月还要抽出一两次时间到小区里教居民们怎么用择出的菜头菜叶制作环保酵素,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实现变废为宝。

马信义笑称,其实在做义工前,自己每天的生活可以用“两场麻将三包烟”来概括。20年前,在广州、深圳、香港三地辗转从事过多种行业的马信义,决定定居在深圳,自己做点小生意。因为生意不错,自己闲暇时间也多,马信义便几乎天天都约上朋友打麻将,还养成了烟不离身的坏习惯。

有一次,马信义在马路边上看到一批“红马甲”,他好奇地上去搭话,才知道原来这些是志愿服务者,在义务维护交通秩序,他听了心里一动,便萌发了加入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加入义工队伍后,马信义称自己像“上瘾”一样,把曾经花在打麻将上的时间都用在了志愿服务,甚至把烟都戒了。曾经的老烟枪,现在可是一名深圳市控烟监督员。

在8年的志愿服务生活中,马信义参与过多个领域的志愿服务,而他最引以为傲的身份,是环保志愿者。在他看来,垃圾分类促进能源再生,减少有害物质在垃圾处理中对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而对厨余垃圾单独分类,更是能变废为宝。

马信义(左一)在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身体力行倡导“破袋分厨余”带动小区居民加入

近年来,宝安区相继出台了《宝安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宝安区进一步强化措施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方案》,全区821个物业小区及城中村普及了垃圾分类,在此基础上,在199个物业小区开展“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假日名居、创业一村、万科金色领域、燕景华庭等29个物业小区还开展了厨余垃圾分类。

马信义负责的就是假日名居的垃圾分类督导工作。今年5月,马信义刚刚进驻小区时,工作并不顺利。居民特别排斥,有的直接把厨余混装入其它垃圾;或者夹有纸巾牙签等杂物,几乎无一人做到“破袋分厨余”。“没关系,居民现在不愿分不懂分,那我们督导员就帮他们分教他们分!”马信义立下决心,带领所有督导员翻垃圾桶分拣厨余垃圾,将一桶桶厨余垃圾分拣得干干净净,毫无杂物。

8月的一个傍晚,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小区的垃圾站旁蚊虫飞绕。垃圾分类督导员们戴上口罩和手套,拿起长夹子,开始每天的工作。远远看见有居民提着垃圾走过来,督导员就会亲切地跟他们打招呼,走近了照例问上一句“分好类了吗”,如果居民未做分类,他们就在现场指导,居民丢完垃圾后,他们还会再用长夹子在厨余垃圾中翻拣,查看是否混有杂物。

记者发现,大多数居民都已经在家中做好了分类,而且厨余垃圾中杂物的情况也不多。马信义笑道,居民们被大家的真诚所打动,现在起码有一半以上居民都有了自觉分类垃圾的意识,尤其是厨余垃圾也越分越细了。

垃圾分类督导员在翻拣厨余垃圾,查看是否混有杂物。

让马信义更高兴的是,身边还有越来越多人被他感染。马信义的妻子不仅在家做环保酵素,还会将方法传授给更多小区里的居民,上初中的小儿子趁着暑假经常与爸爸一起参加志愿服务。

小区里有些曾经不配合的居民成了马信义的“粉丝”,也有人也成为了督导员队伍中的一员。每天马信义能接到20多个电话,都是家长给孩子报名想要参加小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目前,每天每位垃圾分类督导员都带着两位小义工一起行动。

两个月前,家住假日名居的陈女士也带着女儿加入了垃圾分类的督导队伍。她说,刚开始是有点放不下面子,有些邻居也不理解她,但是后来,邻居们佩服她这么脏这么累的活也愿意做,反而更加支持她的工作了,邻里关系也更好了。“穿着这身‘红马甲’,我就觉得责任感来了,越做越有信心。”陈女士和马信义一样,都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支持垃圾分类工作,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