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点赞!四名税务干部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

条评论立即评论

点赞!四名税务干部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9月5日上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税务总局涟源市税务局退休干部肖光盛当选助人为乐类全国道德模范,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黄桂祥、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科员苏云翠、国家税务总局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纪检监察员王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肖光盛:助640余名贫困生圆梦校园

image.png

年近九旬的肖光盛,是国家税务总局涟源市税务局退休干部。他28年如一日,致力助学帮困,用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近100万人加入爱心大团队,募资800余万元,帮助640余名贫困学生圆梦校园,将涓涓爱心细流汇聚成大爱洪流。

1991年冬天,肖光盛到一个偏远的山村,看望一位70多岁的农民朋友,得知其儿子一年前不幸触电身亡,儿媳远走他乡下落不明,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肖光盛深受触动,当即掏出身上全部500元钱交给老人。这次偶然的事件让肖光盛决心尽余生之力济困救危。他酝酿了一个大胆的帮扶计划:用10年的时间,发动10万人献爱心,募捐100万元善款,帮扶100名亟待帮助的人。

image.png

从此,肖光盛走机关、进企业、到学校、访农村,奔波忙碌,乐此不疲。在调查、募捐的路上,他能省就省,能走路的就不搭车,常常一杯水、两个馒头就对付一餐。每看望一个特困家庭或重病患者,他都自己带头捐款,再发动社会捐助。2005年,肖光盛完成第一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11万多人,募捐101.2万元,帮扶了108位急需救助的人。2009年,他又完成了第二个“爱心十年计划”:发动30多万人,募捐300万元,帮扶了300位急需救助的人。2014年5月,第三个“爱心十年计划”又提前超额完成。现在,肖光盛已发动近100万名爱心人士参与传递爱心。

image.png

2008年起,肖光盛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重点扶持家庭特困、品德特好、成绩特好的“三特”学生。孤儿小吴与84岁高龄、行动困难的祖父相依为命。得知这个情况,肖光盛3次爬山越岭去小吴家,从自己的积蓄中捐助他一个学期的学费。此后,在爱心人士的接力帮扶下,小吴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现在,耄耋之年的肖光盛又有了新目标:再资助200名贫困生完成学业。他说:“我虽年老,但心更红、志更坚、劲更足、经验更丰富,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达目的不放弃!”

image.png

肖光盛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黄桂祥:为乡亲找到脱贫致富路

image.png

黄桂祥是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20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投身家乡产业扶贫,想方设法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困,为乡亲们找到了一条产业支撑、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子,被誉为“南粤新乡贤”。

image.png

黄桂祥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倾力投身家乡产业扶贫。从1999年开始,他选择偏僻落后的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林屋村尝试扶贫,先后栽种茶花、杜仲、肉桂等山林作物。刚开始时,由于没有经验,没有收成,但他没有气馁,通过引荐技术员,指导村民改种易生快长的春桃、板栗和其他果树500多亩,3年后喜获丰收,全村平均每户增收近万元。

image.png

有了经验后,黄桂祥因地制宜,引导罗坑镇乡亲发展以茶为主的生态产业。他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成立罗坑茶保护开发机构,指导制定茶叶产业发展实施规划,并纳入“一乡一品”优质农产品发展规划,动员当地茶农恢复原有茶山、茶园以及择优扩种茶叶基地共1.2万余亩。2011年3月,在他的指导下,投资2000多万元的广东雪花岩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引入高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成功打造“雪花岩”“猴采红”“天井红”等茶叶品牌。近两年,罗坑镇茶叶生产收入占当地GDP的五成多,茶农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品牌体系基本形成,举办了5届罗坑茶文化节,有效带动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

image.png

多年来,黄桂祥联系和帮扶重点抚恤对象,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挽救了多个贫困家庭。为打通罗坑镇山前泥路,他从多年积攒的工资中捐出20多万元,设计修建了一条宽3.5米、长30米的“沉水桥”,并帮助村里从山上引水到各家各户,有效解决通人、通车、通水问题。同时,他指导成立镇经济促进会和村民合作社,为罗坑镇持续发展夯实组织保障。

黄桂祥入选“广东好人”。  

苏云翠:九口之家的顶梁柱

苏云翠是国家税务总局玉溪市红塔区税务局科员。十多年来,苏云翠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但依然承担起照顾丈夫兄妹家4个孩子的重担,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供他们上学,诠释了无私的亲情大爱。

image.png

苏云翠丈夫的哥嫂身有残疾,低保是他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妹妹家靠种地和摆地摊勉强度日。为减轻兄妹两家负担,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2006年~2009年,苏云翠先后把兄妹家4个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供他们上学,还贷款帮妹妹在老家开起了小卖铺。

image.png

苏云翠又把公公、婆婆接到了自己家里。她的家从三口小家到九口大家,原本就不宽裕,此时更捉襟见肘。苏云翠和丈夫起早贪黑辛苦忙碌着。尽管生活拮据,但苏云翠给孩子们买书却从不吝啬,只要孩子们需要,她总是一套套地买。每天晚上陪孩子们读书学习,成了她和丈夫的必修课。孩子们生病,她都尽心照料。有一年大年三十,苏云翠的女儿和哥哥家两个女儿突患白喉,高烧不退,被送到医院。那个除夕,苏云翠一人在医院守了3个孩子整整一晚。此后,为了能在家处理孩子们随时可能出现的头疼脑热,苏云翠开始自学中医。从认识身体构造到熟悉经络、穴位,甚至去医院拜师请教,苏云翠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医生”。

image.png

苏云翠患有多种疾病,她靠着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疾病作斗争,一边撑起这个家。2009年,身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年的苏云翠,身体状况开始每况愈下。2012年,她又患了退化性髌骨软化病。2015年,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丈夫看着苏云翠既要忍受病痛,还要为这个大家庭操劳,非常心疼,可苏云翠却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但不能委屈了孩子们,不能让这个大家庭散了。”

苏云翠荣获云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王鹏:“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践行者

image.png

王鹏是国家税务总局曲阜市税务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纪检监察员。多年来,他细心照料患病卧床不起的继母,直到她安然离世;耐心陪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让老人快乐幸福;抚养呵护遭遇家庭变故的妻侄,身体力行坚守着“孝老敬亲、正风齐家”的良好家风。

image.png

1997年,王鹏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为让父亲得到更好的陪伴,王鹏提议并鼓励父亲再找个老伴儿。父亲和继母在2000年重新组建家庭,王鹏待继母如生母,一家人其乐融融。2011年,继母突然因严重的糖尿病引发脑梗死、心梗、视网膜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2013年~2015年,王鹏带着继母奔波辗转于济宁各大医院,花费近20万元为其做心脏搭桥、肾动脉介入等手术,不惜花光家里多年的积蓄。2016年,继母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王鹏夫妇在床前悉心照料,喂药喂饭,洗头洗脚。每天睡觉前,王鹏都会陪老人聊天,帮她按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学习空暇,便坐在奶奶身边,给她按摩萎缩麻木的手脚。2018年7月,老人安然离世。

image.png

在继母病重时,王鹏的父亲于2014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每天念叨着回尼山的老家。然而,多年前由于修建水库,父亲儿时的老家早已经不复存在。王鹏便带父亲走遍尼山镇所有的村庄,想尽各种办法让父亲找到他“想象中的老家”。2019年5月6日,王鹏下班回家发现父亲不见了,心急火燎地沿着那条父亲熟悉的路足足追了30里,终于找到父亲。王鹏说:“我小时候顽皮跑丢了,父亲也是这样找我的。相比他老人家对我的付出,我做得太微不足道了。”

image.png

2016年,王鹏9岁的妻侄因家庭变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鹏把他接到自己家里,每天接送孩子上学,辅导作业。闲暇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述励志故事。3年来,有了王鹏的陪伴,孩子从沉默寡言渐渐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李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