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最严执法”利剑高悬 “铁腕”治污还茅洲河水清岸绿

条评论立即评论

“最严执法”利剑高悬 “铁腕”治污还茅洲河水清岸绿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以茅洲河为代表的水污染问题,是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软肋”。与深圳其他河流类似,茅洲河全流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高密度建成区。深圳侧的42条支流沿岸,聚集了上千家以电子线路板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河流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荷。

▲综合整治后的深圳茅洲河水质清澈

以茅洲河为代表的水污染问题,是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软肋”。近年深圳“铁腕”治污,开展茅洲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将污水管道织网成片,形成截污纳管体系;深莞两市合作推动联合交叉执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还茅洲河一片水清岸绿。

▲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福和路回填施工段

近一年来,茅洲河水环境治理成效尤为显著,截至2017年底,环保部对茅洲河水质检测的结果显示,茅洲河(宝安段)共和村、燕川、洋涌大桥3个断面氨氮指标同比下降84%、77%、55%,均已达到“不黑不臭”。此外,沙井河、新桥河、石岩河等茅洲河支流治理也初见成效,水质情况不断提升。

治理历程

▽▽▽

01

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茅洲河发源于深圳境内的羊台山北麓,干流全长31.3公里,自东向西流经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和东莞市长安镇,下游为深圳与东莞两市的界河,在深圳沙井注入珠江口伶仃洋。

与深圳其他河流类似,茅洲河全流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高密度建成区。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污水集中排放,加上属于雨源性河流,缺乏稳定来水补充,干支流径流普遍较小,河道又淤积了大量底泥,自净能力差。

深圳侧的42条支流沿岸,聚集了上千家以电子线路板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河流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荷。由于靠近珠江口,海拔低,茅洲河近半干支流为赶潮河道,水体随着海潮涨落进退,也对治理和截污带来了巨大考验。

▲茅洲河干流污水处理厂出水口

茅洲河流域污水管网建设缺口大、历史欠账多、管理相对滞后,治污难以找到有效方法。中央环保督察组在2017年4月反馈广东意见时提出,茅洲河污染严重,连续多年水质为劣V类,深莞两市缺少系统和整体谋划,治理情况不甚理想。茅洲河污染治理,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02

“大兵团会战”全速推进

在茅洲河治理中,实行治污“四步走”策略——

一是“织网成片”,对流域内雨污管道实施全面排查,快速搭建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的效率;二是“正本清源”,分类管理工业小区与居民小区,精准实现雨污分流;三是“理水梳岸”,对每条河尤其是暗渠岔流河段进行梳理,确认沿岸排污口,强化沿河截污管理;四是“寻水溯源”,通过生态补水重塑河道生态,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茅洲河波光潋滟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茅洲河全流域项目完成污水管道铺设671千米,沿河截污管铺设85.8千米,补水管道铺设38.8千米,治理排污口1196个,在管道铺设上,这种“大兵团会战”模式曾创下单日铺设4.18千米、单周铺设24.1千米的纪录,跑出了管网建设的“深圳速度”。

无人船、无人机防偷排,二维码追溯管道产品质量,信息管控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与河道实时监控……在河流监测管理、底泥处置等方面,茅洲河治理采用了大量创新科技,形成了成熟的污染底泥处理体系。

03

“最严执法”利剑高悬

2017年,深莞两市环保部门共开展4次联合执法行动,共巡查交界河段12公里,检查行业企业174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宗。

治理后的茅洲河鱼虾活跃

在茅洲河深圳市流域范围内,深圳实施“最严执法”,先后开展“春雷行动”“利剑一号”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017年,深圳市共出动执法人员近7万人次,检查企业近3万厂次,查处违法行为992宗。

茅洲河干流(光明段)覆绿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来源:经济日报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