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后记

后记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编完书稿,按惯例要在后面写上几句,交代出书的动机,写书的经过和感谢之类的文字。凡夫俗子的我也自然不能免俗,所以也得从实招来,坦白一番。

1994年出版文集《秋风杂谈》,居然销路不错,连续再版盈利,让我陶醉了一阵子,兴致勃勃,1997年又出版文集《秋风闲话》,后来,饭吃多了书读多了年岁长了,觉得自己不清不明不懂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多,想到自己才疏学浅,很难再写出有新意的东西,更不敢奢言能有什么惊世骇俗之作,所以,极少再敢动笔,也从没有想过要再出什么书。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命运之神将我差遣至香港工作,重新过上单身寡佬的日子,漫漫长夜、孤灯独影,总得弄点事情来折腾自己打发时光,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繁华大都会,孤陋微弱,囊中羞涩的我,只能困坐室,以读书上网来打发时光。所幸香港是个新闻自由、信息高度发达的国际城市,许多在别的地方特别是内地看不到的书刊报纸和各类资讯,在香港都可以一览无余,让我有机会在精神和文化的大餐中酣畅地大快朵颐。

书读多了,正如日子过久了一样,总免不了有些感受和想法,刚好报上恢复文艺副刊,稿源不足,领导让我写点东西、我也就乘机而上,在报上开了《秋水文章》专栏,每周一篇,有感而发,现买现卖;后来,报上又有了书画收藏版,编辑投我所好,为我开了《书画杂谈》专栏。两年多下来,各类文章,不觉有160多篇,也就有了今天《听风拾秋》的内容。编辑此书,内容虽显得有点庞杂,但为了对过去7年来在香港那丰富而单调、精采而枯燥的生活有一个交代,为了对得起自己那双长期疲劳过度而整天干涩发红的眼睛,对得起长期孤寂难耐的无奈,对得起许多关心支持我的朋友和长时间为我捧场的读者,对得起多年来既要上班供职又要操儿持家的内子,我还是决定将文字结集出版。

“听风拾秋”,非诗非词更不是典句,而是我自己胡思乱诌出来的,听到窗外秋风吹过,我没有“听风数雁”的飘逸,也缺少“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感受更多的是淡淡的惆然怅意,毕竟天已入秋,在这收获的季节里,自己却无获可收,感伤无奈中,望天上白云,梦想在爽爽的清风中能拾起自己失去或缺少的点滴。作为在中秋之夜来到这世上的我,在这特别的季节里确实有着许多特别的感怀。

《听风拾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秋水文章》是选用两年来报上《秋水文章》专栏的部分作品,也是我几年来读书做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受所悟的一些粗浅文字。

第二部分《听风拾秋》似有“挟名人以自重”之嫌,主要是对我多年敬重的良师益友,特别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忘年交老人的记载,以表达我敬仰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书画杂谈》,是我从1998年在《深圳特区报》上开的《书画乱弹》专栏中挑选的部分文章和2005年在《香港商报》上《书画杂谈》专栏中的部分文章组合而成的,主要是对当今书画界上一些风尚陋习,抒谈已见,粗浅评说。

近年来,由于杂务缠身,疲于奔波深港两地,心浮气躁,难以入定,加上水平所限,年过不惑浑身是惑,常常行文匆匆,草草而就,所写文字难免粗糙浅薄,言不达意。请多多包涵。在此,我深深感谢买我的书,读我的书的您!

《听风拾秋》虽写得不怎么样,但我深深感激着关怀和鼓励我的前辈们,香港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漫画大师丁聪老抱恙为我题签;漫画大师方成先生再次(我的前两本文集都是)为我作序;著名漫画家庄锡龙老友几易其稿为我作漫画肖像,让我得以将动人的首级高高挂在封二的书眉上;还有许多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10月20日

[责任编辑: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