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儒饶公

大儒饶公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当代,最令潮人引以为傲的,莫过于同是生于潮州城居于香港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和国学泰斗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伯濂,号选堂,1917年出生干潮州城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年方16岁便续编《潮州艺文志》,20岁参与编纂《潮州志》。饶公治学70多年,通晓六国语言,研究领涉及几十个领域之中的极尖端学术论题,拥有世界多个国家汉语言的教授、研究员、院士等头衔,“五洲历其四,九州历其七”,其影响超越了地域和国界,著作数千万言。1962年荣获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儒莲奖”;荣受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动勋章;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协会授予金龙奖和国学大师荣衔;2000年荣获港府授予大紫荆勋章称号。海内外学者把他和钱钟书并列—所谓“南饶北钱”。几前年,在北京大学聘请饶公为顾问教授的仪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饶公是当之无愧的。” 余秋雨称他是“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并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

2004年7月30日晚,在香港饶宗颐学术馆之友成立典礼上,我亲耳聆听到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院长郑欣淼如是说:“有饶先生,香港幸甚,中国幸甚!”。

面对这么一位学林苑的泰斗,一代宗师的饶公,让你听之闻之,不由有高山仰止,那肃然敬畏之感。然而,当你一接触饶公,你就会领略到他那博大精深的睿智,更会感受到他和蔼可亲的谦谦君子之风。

作为潮州人,对饶公的景仰似乎与生俱来,儿时在潮州就听大人介绍有位高人叫饶宗颐。一直无缘谋面,至1992年元宵,我陪香港美术究研会会长赵老世光先生应邀到潮州参加元宵灯会,听说饶老也来潮州,住在华侨大厦,我即同深圳博物馆馆长邢凤麟教授前往拜访。饶公白发、白眉、清癯、清爽,我们一进门就迎上来握手问好、让座。邢教授向饶公介绍了我,并说我很敬慕他,饶公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的身旁,问我学什么专业,喜欢什么学科,平易近人,热情谦和的饶公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由祟敬而产生的拘谨和紧张,让我感到坐在我身边的多年偶像是一位亲切而忠厚长者,初次见面,饶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在香港工作,亲历所见,我常为有饶公这样的乡亲前辈而深感自豪,更为饶公对我这乡里后生,无知小子的宽仁厚爱而万分感怀。有幸多次拜见饶公并和他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与饶公交往,没有那些名人大家常见的高深和傲然,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就像潮州古城小巷里慈祥的邻家老伯,随和而亲切。我喜欢见饶公,有机会与他在一起,不论是听他谈文辞,论史志,析诗词,还是品书画,说潮学,渊博而平和,深遂而淡定的饶公,都让人饱尝到丰盛的智慧飨宴,获益无穷,为我在香港繁杂的工作和孤寂的生活平添了精神动力。

与饶公交往,你就会领略到他那博大精深的睿智,更会感受到他和蔼可亲的谦谦君子之风。

2002年8月,我想去拜访饶老,饶老说,正在为即将出版的20卷文集校稿。家里很乱,他约我在他家附近的峻景酒店咖啡厅见面。正值三伏天,溽暑蒸人,饶老年已耄耋 ,且著作浩卷繁秩,还不辞辛劳,躬亲校稿,我说能否找学生帮忙,饶老说,自己的东西自己比较清楚,必须自己来做,别人代劳不了的。我对饶老严谨的治学精神深为敬佩。饶老赠我新版《饶宗颐文学与艺术》并在扉页上题签留念。我提出想用饶老的画制作一本香港商报50周年纪念台历,饶老欣然应允,吩咐他的女公子清芬姐找些作品让我挑选,并送上拍好的“反转片”。饶老待人不但热情诚,而且细心周到。

2003年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在台湾出版,全集共分十四卷,二十册,几乎涵盖了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被誉为“20世纪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一个人穷其一生,如能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那可谓成功,像饶公这样能够在各个领域、众多学科都有所建树和突破,那简直极为罕见。曾请教饶公:“您为何能如此博而精,门门通?”饶公笑着说:“一通百通,融会贯通。”他说,“不了可通神,做学问的人要不肯罢休,就能不断发现新问题。”“干什么事,我都不想跟着别人走过的路走下去,我要拥有自己的东西。”他主张治学从从艺,要不断求变、不停创新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2003年,我为林百欣先生主编大型画册,常与林伯一起,饶老与林伯情谊甚笃,时常聚会。年逾九旬的林伯对同为乡亲的饶公十分敬重,他说,他敬重饶公的为人,钦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林伯慷慨捐资赞助香港大学建立饶宗颐学术馆。饶老为画册题名《为善最乐林百欣》,并书 “慈悲喜舍” 四个大字赠予林伯以表谢意。

2003年11月8日,饶宗颐学术馆在香港大学正式成立,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官,香港大学的校长、教授以及李嘉诚、林百欣、陈伟南等工商巨子济济一堂,拥着饶公,欢声笑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站在人群中的我,深深感受到人们对饶公的敬仰,对国学的崇爱,即便在这高度商业化的香港,这是文化的力量,是饶公的魅力。

饶公被子人誉为“丹青巨擘”。何怀硕先生说,饶公的书画已达到中国文人画家所追求的才气与学养、阅历与功力相统一的最高境界。饶公的书法,真草隶篆得心应手,不愠不火,苍劲秀逸,书卷气沁人心扉,深受人们追仰,我景仰饶公书法已久,多次见面却不敢开口,他听说了,为我书写了一幅横匾“秋水文章不染尘”,令我欣喜莫名。不少祟拜者向他求题辞写签,深圳海天出版社准备出版一本《潮汕方言大辞典》,凤麟教授托我向饶公求写题签,我知道他近来身体欠安,替他婉拒。年终岁未,我见到刚从澳洲疗养回来的他,提及此事,他爽朗答应,并紧拉着我的手说:“不要紧,这是好事,我一定题。”不久就将题签定好。不久前,当他听说我的拙作即将付梓,又欣然为我题写了书名《听风拾秋》。几年来我先后冒昧为一些朋友的画集、专著和一些活动多次向他求索墨宝,饶公从不推拒,丝毫没有一点大家的架子,每有著作,特别是书画专集问世,饶公总会让人赐赠于我,让我无尽感激,陪感亲切。

饶公为我书“秋水文章不染尘” 横匾,令我欣喜莫名。

有人说,在香港这样喧哗浮躁,到处弥漫着商业气息的商业都市,能出现饶公这样的清净脱俗、安忍精进、融贯东西、硕果累累的一代宗师,实在不敢想象。曾问饶公,您怎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静下心来做学问,怎么会有这个定力?饶公坦言:“大概是因为我对很多事情看得比较透吧,人生无常,我看富贵、贫贱,有钱、没钱,都差不多。我都不怎么在乎,不当回事,至于“定力”,他说,佛教讲“定”,就是提倡心力的高度集中,培养定力。“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宁静的心态,排除掉各种烦恼,养成自己心里头的干净,心里头的安定,才能聚精会神在做学问上。”几十年来,饶公正是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孜孜不倦,埋头做自己的学问,才有今天他这样的旷世大儒。

饶公对《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十分敬祟,多次抄录,并提出建立《心经简林》的创意,在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2005年建成,38根高逾10米的古朴原木,分镌刻饶公书写《心经》的原文,矗立于大屿山。在最后一根木柱上,刻着“岁在壬午选堂敬书心经,愿令阖境安康、时雍物阜、长浴斯福”,表达了饶公书写《心经》对香港市民的衷心祝福。《心经简林》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户外木刻经群,成为香港陶冶心情的一个旅游点。几年前,我收到由饶老书写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饶宗颐行书丛帖》,十分珍爱,特别是《心经》,常带在身边摹诵。在他90大寿之际,应我所求,饶公欣然题赠《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屏条予我。

饶公九十初度,思维敏捷,精神矍炼,不论坐还是走,依然腰板挻直,步履轻健。他说,“书画是一个人精神的表现,曹丕说中国人以气为主,我在病中体会到这一点,因而作品也以追求气为生,我书画的气很够,身体的气略嫌不足,我要以书画的气养我自身的气。”最近一次见到饶公,他正挥汗作8尺整张的山水画,准备送给正在扩建的潮州饶宗颐学术馆。90岁的老人,气贯如虹作如此壮观的巨幅山水画,实在令人惊叹叫绝。弘法寺住持本焕长老百岁寿诞,饶公在金红纸上写了“诃林童颜”四个气势沉雄,苍厚俊逸的大字向他祝寿,我帮拿去装裱,见者无不赞叹饶老年纪这么大了书法还有如此力透纸背的劲健。我见了他,他客气的问我写得怎样,我将人们的赞赏告诉了他,他高兴地拉着我的手,用劲紧握一拉,那坚实的腕臂力度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位90岁老人的手,我问:“您又不练武功变么手力这么样大?”饶公笑说,“写大字写的,写字打坐,练气练力。”

今年是饶公九秩华诞,香港9所大学并邀请世界各国学界,将于12月在香港大学举办饶宗颐学术研讨会,为饶老祝寿。在他寿辰那天,家乡潮州为他献上一对楹联:“九秩八博士,四海一饶公。”饶老对此十分欣赏。学术无国界,饶宗颐先生,既是潮州的大儒、香港的大儒,更是中国的大儒、世界的大儒。

我们衷心祝愿饶公健康长寿。

2006.8

在90大寿之际,饶公应我所求,饶公欣然题赠《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屏条予我。

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院举行的饶宗颐书画展揭幕仪式上,饶宗颐、季羡林、李嘉诚这3位被评为世界杰出华人喜相逢。背景是饶公特别创作致赠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十八尺水墨荷花巨幅。

 

[责任编辑: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