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秋丹青

千秋丹青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与作者通信,每封信都是千秋先生亲笔书写,常用绳头小楷,字体俊秀飘逸,一丝不苟,如其画作,落款是周梁两老亲笔题名。

作者和周梁伉俪在他们赠送的画作《南极风光》(180cm x 150cm)前。

周梁两老回去不久,从美国寄来一幅夫妇合作画赠作者的作品:《白莲花锦鲤图》。

在网上看到美籍著名中国画家梁灿缨去世的消息,心中除了悲伤,更关切远在大洋彼岸,年已95岁的周千秋先生,要如何面对这位与他携手共同走过60多个春秋的生活和艺术的亲密伴侣的撒手离去。这对相厮相守,志同道合,形影不离,连作品都几乎是一起创作,共同完成,在画坛上堪称一绝的艺术鸳鸯,现今突然离散,真让人情何以堪!

周千秋1910年生,早年师从赵少昂,并得高剑父、陈树人刻意栽培,1936年作品入选第二次全国美展,复选送英国伦敦中国现代画展。抗战期间,常画虎赠予抗日军人,以鼓士气,有“周老虎”美名。梁粲缨生于1921年,就读桂林艺术师范时,因诗画风格与周千秋一致而共同切磋砥砺,师生艺术旨趣相同,终成伉俪;抗战末期,应西南联合大学之邀在云南举办夫妇联合画展,梁粲缨当场画芙蓉,技惊四座,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博士赠以“梁芙蓉”雅号。周千秋伉俪于1949年移居香港,1968年定居美国。1981年由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推介,首次回归故里,受到国内书画界的欢迎。周梁二老,能工能意,画风淳厚,技法根深,用墨清润古朴,酣畅饱满、设色浓丽鲜艳, 色彩缤纷。60多年来,身体力行弘扬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合古今;师法自然、求新求变的特点,更难得的是,他俩合作无间,梁写花卉,周补鱼鸟昆虫树石;周作诗,梁题款。一幅作品,多是诗书画合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堪称古今独步,被誉为画坛上的“比翼鸟”。

初识周梁伉俪,是1990年春天。应中国国际交流中心邀请,周梁伉俪回国办画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深受各界欢迎。90年代初,我任职于深圳一家经常接待国宾的单位,当时要搞一个象样的的贵宾室,想请周梁俩老为贵宾室创作一幅背景画,我托曾任深圳博物馆馆长的邢凤麟教授转达此意,没多久就收到了他们寄自美国迈哈密的亲笔信,爽快应承。自此,我与周梁俩老开始了近十年的书信往来。周老对我有信必覆,对提出的问题一一解惑释道,并常向我介绍在美国的一些艺术活动。每封信都是千秋先生亲笔书写,常用绳头小楷,字体俊秀飘逸,一丝不苟,如其画作,落款必是周梁两老亲笔签名。每当有报刊介绍他俩,周老都会寄来共享,发行3000万册的美国《现代成长》杂志介绍他俩的艺术,周老怕我英文看不懂,还特地亲自用笔在文章旁边作中文翻译。每到圣诞新年,一定会收到两老联名贺卡的美好祝愿,字里行间,充满真诚,情谊浓郁而令人倾心。

周氏夫妇几乎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国的名山大川游览,写生。1991年春天,周梁经巴西、智利、阿根廷到达南极。南极冰天雪地,草木不生,极度荒寒,周梁夫妇沿途写生、摄影、作诗,收获甚丰。南极归来收到我的信,慷慨献艺,用娴熟的中国传统笔墨将南极那雪海冰山的皎洁景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创作了一幅苍峻雄壮,气势磅礴的国画《南极风光》(180cm x 150cm),寄来深圳。周老伉俪在给我的信中说:“南极风景如画,但极为荒寒,我国历代诗人画家皆未尝到过,此画可谓前无古人之崭新中国画创作。费时一周绘就,现衷诚赠送,不受分文酬谢。是以表达我们对祖国恩惠的酬谢。”

如果说作为诗书画家的周梁南北极之行是前无古人之举,那么,周梁对中国画艺术在世界上的推广和传播,影响则是深远的。1969年周千秋在美国迈阿密成立中国美术院,担任院长,传授中国国艺,至今学生逾3000,分布44个国家,可谓桃李满天下。1969年,美太空船登月成功,周千秋绘鹰降月球赠予尼克松总统及三名太空人;尼克松访华回国,周梁共同创作了《万里长城》、《熊猫》送给尼克松,尼克松将画悬挂在白宫大厅内并亲笔致信感谢。多年来,周梁作品被美国历史博物馆、巴黎拉斯美术博馆及国内外许多城市博物馆所收藏。千禧年适周千秋90大寿、梁粲缨80大寿,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专门去信表示祝贺。他俩合著的《中国历代创作画列传》、《国画进阶》至今在国际上销量达200多万册。1970年周千秋被评为纽约中华文化协会文化艺术奖五个得奖者之一。1980年台湾颁以金鼎奖褒扬周梁伉俪。其后,意大利艺术学院公选出周梁为该院金像奖“OSCARDJ ITALIA AWARD”1985年得奖人。

1991年春在香港学生在港为他们举办画展,由于他们的画注重传统,富有浓厚的民族特性和中国韵味,深受欢迎,在书画市场还没有那么热闹的当年,他们的作品已经被不少外国收藏者追到较高的价位,是极少用美金标价的中国画画家之一。所以,当他将巨幅作品无偿馈赠给我们时,一位跟他们多年的学生告诉我,这是两位老师实实在在对祖国,对故土乡亲的一片赤诚之情。1991年12月,我为周梁伉俪写了篇《背倚昆伦 誉溢五洲》文章,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远在迈哈密的周梁得知,十分感动,专程修书致谢。

1993年春,周梁再次应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请回国在珠江三角洲八大城市举办“放眼寰瀛”画展,第一站就是深圳,展览在深圳美术馆隆重举行,场面热烈,反响甚大。周梁俩老在深圳几天,除了会见亲友叙旧,我陪他们在深圳参观,带他们参观了早巳落成启用的贵宾会客室,并在悬挂着他们的巨幅作品《南极风光图》前合影留念。

周老谦恭温和,说话不多,言语亲切:梁老心直口快,幽默风趣。这是一对文雅,旷达,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夫妻,也是一对心照不宣,合作无间的艺友。周梁二老,对艺术如做人一样认真,他们不像一些画家,走到哪画到哪,随时挥毫,即席而就。在深圳几天,没画过一张画,曾在他们下榻的酒店问,要不要安排一次雅集笔会。周老说,现场而作,匆匆草草,画不出好东西,都是亲朋好友,难得一见,怎么好意思?不现场作画,但周老随身带着一本笔记本,对那些向他们求画或认为应该送画致谢的人,都一一记录下来。他们回去没多久,我就收到他们从美国寄来的致谢信和一幅夫妇合作赠我的《白莲花锦鲤图》,同时还寄来几张画让我送给在深圳接待过他们的人,以表谢意。周梁两老,严谨的处事和诚挚的为人,实在令人景仰和感动。

后来,由于工作变更,生计忙碌,与周梁二老失之联系。今悉梁老骑鹤仙逝,除了悲戚,更默默祈愿,周老千秋先生,能顺天应变,健康长寿。

2006.3

[责任编辑: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