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可成佛

条评论立即评论

我可成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我可成佛?开什么玩笑,凡夫俗子,一介小生,也能成佛?这不是我瞎起哄,是佛祖说的。释迦牟尼说:人人有佛性,人人皆成佛。曾听西藏的高僧说:“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人人可以成佛,也就是说,人人可以觉悟,能够觉悟就能成佛。

常不轻菩萨所说:“我不敢轻慢尔等,因为尔等都该当做佛”。凡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佛,都是未来的佛。但成佛的迟早有不同,这就要看他们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教化众生、成就众生、与众生结缘的多少,也就是说,要看想修道成佛的人的功德。

一位活佛开示我,佛教旨在寻求苦恼的根源,消除痛苦的办法,通过不同的方法以达到离苦得乐、心旷神怡的悟境。佛并不神秘,佛不是会呼风唤雨的神,而是一种内心既有的光明境界。信佛就是要努力修行,破除自己的执着与妄见,重现我们本身所具有的真性。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流行的种种迷信融合,慢慢被神化了。当今社会上,非常流行拜佛,好像学佛信佛都是受了刺激,想消极避世,遁迹空门;好像信佛念经,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超度升天。其实这都有悖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初衷。学佛信佛,关键在于悟道修行,明心见性, 让人活出智慧活出境界。

人人悟道皆可成佛。究竟什么是“佛”?华严经云:“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世间万物,一切为心所造,成不成佛,是不是佛,不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感受吗?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自自在在而生存,那不就是成了“佛”吗?“观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名号,意思是说,只要能观照自己,能认识自己,只要我心自在,一切自然就都能够自在了!人生在世,即使钱再多、权再大、名誉再荣耀,但活得浑身不自在,甚至成为负担、困扰或烦恼,那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如果能拥有众多的财富名位而又能够自在地生存,那当然最好;如果不能,那又何必呢?能在“自在”中生活,那可谓是人生最为成功的“极乐”。

学佛成道,根本在于“觉悟”,要怎么个“悟”法?悟,就是要明悟、醒悟。一个人面对烦恼及痛苦,只要做到心能静、行能正,以开朗、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一切,就能逐渐不断地悟出人生之真谛。我们常说“积重难返”,人世间一切丑陋邪恶,就像人的坏脾气,是一天天累积起来的,很厚、很重,一下子改不了,要慢慢去除,渐渐去修,就如医生医治慢性疾病一样,急不来。当你经风见雨,能参透人生,悟出道理,铲除心中迷妄,病就好了,心灵也就会平静干净,灵魂自然而然地升华了。这对于人于已于社会都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多年前,在青海塔尔寺,见到许多一路走一路俯身朝拜而行的藏民,一位年长的喇嘛说,他们不是祈求改变现在,他们是在祈求自己心灵的净化,祈愿自己的来生,别看他们现在好像很苦,很脏,其实他们感到自己很安宁,很幸福,因为他们的心是纯净的。也许你觉得他们很可怜,但他们却觉得你更可怜,他们感到自己的精神很愉快,心灵很充盈,他们感受到的一切,你们根本无法体味得到。我很赞同他的说法,也十分羡慕他们能如此以纯洁宁静的心境,专心致志做自己向往的事。滚滚红尘,我们的心受太多功利的熏扰,往往对名利、得失看得过重,过于执着地去追求,忘记节制自身的欲望,而造成心理失衡,浮躁不安,心身疲惫,导致本该平静幸福的生活,过得异常苦涩和艰辛,常常要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而不得不做的苦事蠢事违心事。

佛说,成“佛”即“觉悟”,觉悟的标志是“无我”,只要去掉心中偏执迷妄的烦恼,心境淡泊,波澜不起,宁静自然,物我两忘,就可感受到舍弃小我而成就大我,解脱根本烦恼的意境和情趣。人生如此,即可成佛矣。是啊,一个人要是能参悟透人生的奥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看得透,坦坦荡荡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慈悲人生,仁爱生活,快乐自在,那就是人间的“佛”了。

佛家认为,让人悟道成佛,修成正果,可进入极乐世界。我不敢奢望能进入佛教中美妙的极乐世界,但作为现实中的人,我们完全可以安静祥和的心态,修行自我,争取成为人世间一名自在的“佛”。

2006.7

活佛开示:“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与第四世东嘎仁波列敦•却吉嘉措。


[责任编辑: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