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消费>今日重点>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切忌网上盲目借贷

条评论立即评论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切忌网上盲目借贷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随着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新消法把金融服务纳入调解范围,金融服务类消费投诉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新消法把金融服务纳入调解范围,金融服务类消费投诉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记者昨日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消委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金融保险服务消费投诉同比增长132.26%,其中近一半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投诉。恶意催收,利率畸高等问题成为消费者反映的焦点。

一人借钱,全家被催债

消费者查先生称其哥哥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在一款注册地在深圳的贷款APP上借款,但哥哥刚刚转业回家尚无稳定收入来源。在第一次借款逾期之后,查先生及家人多次收到催款公司的催收电话,无奈只能代为偿还。查先生还款后向该平台客服强调,其兄长没有能力还钱,请不要再借钱给他,客服也口头承诺将其兄长拉入“黑名单”。然而,其兄随后仍然在该APP上两次成功借款,逾期之后其家属不堪催款骚扰,只能继续代为偿还。查先生说,哥哥每次借款金额都在千元或数千元,虽然从利息看还款数额不高,但加上各种咨询费、管理费、逾期费,也不是小数。“我哥哥根本就还不了钱,我也多次告知客服,为什么还要不断借钱给他呢?”

公益消费投诉服务平台21CN聚投诉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针对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明确了“现金贷”的开展原则。上述贷款平台暴露的问题,都是国家相关规定中明确禁止的。

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网上借贷平台都会将业务外包,比如让第三方来催款,这些第三方主要通过骚扰借款人的亲友和周围关系来达到目的,根据查先生的描述,催款公司的恶意追讨行为或已构成骚扰,属违法,查先生可以报警。

分期购物却“被套路”

说起自己的经历,家在河南的消费者朱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去年3月,他在当地一家手机店看中一台价格约4800元的苹果6s手机,购买时店员建议他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支付。朱先生在该店提供了自己的个人资料,包括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给深圳的一家贷款平台,并未签订合同。随后店员告知朱先生申请不成功,因此朱先生并未拿到产品。过了不久,朱先生接到信息,告知他需要通过该平台分12期每月还款632元,朱先生咨询店员,后者称借款申请后来又通过了,手机随后寄出。为此朱先生连续四五个月都向该平台还款,但手机却一直没有收到。朱先生咨询该贷款平台,客服提供了借款合同,但朱先生指合同上的签字属伪造。由于当时的手机店现在已关门,朱先生于是停止还款,但已经付了的钱搭进去,手机却再也拿不到了。

聚投诉方面认为,从第二个案例中朱先生的描述来看,他可能是遭遇到手机店诈骗,建议先报警处理。同时,该借款平台可能未尽到审查义务,且服务过程存在瑕疵(未监督核实朱先生有无提货等)。具体需要看朱先生与该手机店及该借款平台的合同、具体操作等详细情况。可向主管部门如深圳市金融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恶性催收、利率畸高问题凸显

在深圳市消委会去年收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相关投诉中,以上两个案例非常典型。

董毅智称,目前企业个人融资渠道和成本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只能通过民间方式进行,现在很多不正规的网贷平台说白了就是“高利贷上网”。行业从业者素质相对较低,不计成本地开拓市场,造成“劣币逐良币”的现象。这类没有原则、不计后果的不正当竞争,经常就会走向违法犯罪。而时下我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都不太健康,看到喜欢的可以随时跺手什么不考虑,投资时又比较盲目不听取专业意见,信用观念也比较缺失。

聚投诉方面提醒消费者,首先举债要量力而行,避免拆东墙补西墙多头借贷,看起来简单低门槛的网络借贷,背后往往有无数大坑等着你。第二是借贷时,选择有资质的借款平台,首先要有ICP经营许可证,最好还有央行、银监会、地方金融办颁发的相关许可或备案证明。第三,必须从借贷平台的官网和合同上,预先了解其公开的借款利率、逾期费用、借款期数、授权事项等各种情况,拒签有问题的合同,同时注意保留证据;第四,珍惜信用,按时还款。

针对分期购物消费,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进行分期购物消费时要保持理性:首先,要仔细了解利息、服务费、手续费、滞纳金等合同内容,以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并亲自签订合同;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消费,切忌过度超前消费。市消委会还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消费信贷企业发展,促进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田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