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走进大山深处的古村落

2020-04-20 08:06来源:新华网

4月18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传统村落陈峭村(无人机照片)。近年来,福建省周宁县依托丰富的古村落资源,将古村落环境整治和文化生态、自然生态修复相结合,鼓励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7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传统村落浦源村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7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传统村落浦源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8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传统村落陈峭村一角。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7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鲤鱼溪两岸的传统民居(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7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浦源镇传统村落浦源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4月18日,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村民在整理自家民宿内的床铺。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4月18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陈峭村。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4月18日拍摄的福建省周宁县礼门乡传统村落陈峭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相关链接

空中俯瞰闽南水上古村落——埭美村

11月14日空中俯瞰闽南水上古村落——埭美村(无人机拍摄)。埭美村位于福建省龙海市东园镇九龙江南溪下游,全村四面环水、村内古厝成群,是闽系红砖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当地政府持续加大对埭美村古建筑群的修缮与保护,发展乡村旅游,让这座闽南古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埭美村村民在修缮一座古民居(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埭美村村民在修缮一座古民居(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空中俯瞰闽南水上古村落——埭美村(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埭美村村民在修缮一座古民居(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空中俯瞰闽南水上古村落——埭美村(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空中俯瞰闽南水上古村落——埭美村(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1月14日,行人经过埭美村一座石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相关链接武夷山下的古村落保存着70余幢明清时代古民居

游客在武夷山下梅村游览(11月5日摄)。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至今保存着70余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人工运河穿村而过,古民居、凉亭、古街等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景。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游客在武夷山下梅村游览(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外景(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一角(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武夷山下梅村邹氏祠堂一角(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鹏摄

这是夕阳下的武夷山下梅村一角(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相关链接

走进千年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年间

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流坑古村地处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面积3.61平方公里,始建于五代南唐年间,村里现保存有各类建筑遗址260处,其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2001年,流坑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古建筑。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一景。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8月23日,流坑古村村民坐在自家院中。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8月23日拍摄的流坑古村古建筑。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8月23日,游客在流坑古村游览。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这是8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流坑古村。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相关链接拯救老屋让乡愁有归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民杨国保在修缮后的家中打扫卫生(8月8日摄)。

雕花梁头、砖墙画壁、天井院落,镌刻着五彩斑斓的记忆,流传着祖祖辈辈的故事,寄托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一座座老屋犹如慈祥的老人,怀抱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饱经沧桑与风霜——许多老屋年久失修,屋面漏雨,梁柱腐蚀,甚至坍塌成残垣断壁。如果不被有计划地保护,结局要么是自生自灭,要么被翻新重建后面目全非。2016年,几近消亡的老屋迎来了“复活”的新机遇,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其中云南石屏县获得了2000万元修缮资金。石屏县拥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全县绝大部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属民居建筑。2018年4月,对老屋进行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的工作正式启动,“拯救”的备选对象为石屏县“中国传统村落”内除国保省保外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私人产权文物建筑,目前已经有18座老屋完成修复。老屋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修旧如旧”。为此,文物专家编制了《老屋维修导则》对修缮过程进行精细的技术指导。这项工作还“唤醒”了石屏县的木工、雕工、彩绘工等传统工匠,他们放下手中的活计,重新拾起尘封的手艺,耐心细致地帮老屋“延年益寿”。修复后的老屋,有了孩童嬉戏,有了烟火气,有了社会关注,焕发了生机。拯救老屋,留住了日渐消失的古村落,更是留住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故乡,唤起人们记忆中最亲切最温暖的乡情。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75岁的村民仓小玉在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休息(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73岁的杨国保在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家中与放暑假的孙女聊天(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73岁的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民杨国保在家中制作村里修整老屋所需的木梁(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放暑假的杨蓉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家中(8月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工人邱社云(左)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修缮围墙(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小朋友郑淇(左)与小伙伴在村里的老屋门前休息(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的小朋友们在村里的老屋玩耍(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工人王艳华在修缮屋顶(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工人王建雄在修缮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189号民居的围墙(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村支书杨松在挑选准备用于修缮老屋的地砖(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放暑假的杨蓉在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家中(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85岁的村民周秀芹走进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140号的家中(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一户老屋中“修旧如旧”的房梁(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石屏县异龙镇符家营村211号民居中修缮完成的木斗拱(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