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揭秘岩壁上的天梯山石窟 距今1600年历史

2020-01-13 07:55来源:新华网

1月11日拍摄的天梯山石窟13号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开凿于岩壁上的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月11日,游客在参观天梯山石窟13号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月11日,游客在参观天梯山石窟13号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月11日,游客在参观天梯山石窟13号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这是1月11日拍摄的天梯山石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月11日,游客在参观天梯山石窟13号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相关链接

麦积山石窟的守护者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对塑像破损处进行加固处理。

今年53岁的牟常有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研究室的一名文物修复师。家住麦积山脚下的他,从小就喜欢来石窟看师傅们修塑像,时间一长就对这一行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后,牟常有如愿进入研究所工作。从最开始的清扫石窟、整理工具,到为老师傅打下手和泥、砸土、搓麻绳,就这么一直干了十几年,他才有了独立开展修复工作的机会。

除了跟着老师傅学手艺,多年来,牟常有还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同行间交流,不断提升修复技艺。如今牟常有已经主持完成20多座洞窟的修复工作。“我喜欢这个工作,也愿意在麦积山干一辈子,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牟常有说。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现存洞窟221座,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对塑像破损处进行加固处理。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修复师牟常有走出石窟准备吃午饭。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查看一尊已经发生倾斜的塑像。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5日,在麦积山石窟第11窟,修复师牟常有在和泥,准备修复塑像。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一场降雪过后,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在晴空下尤为壮美。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其山形似麦垛而得名,现存窟龛221座。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拍摄的雪后晴空下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雪后晴空下的麦积山石窟。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12月26日,游客在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马宁摄

相关链接  

“水墨”龙门

1月9日,一艘游船从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前的河面上驶过。

当日,雪后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银装素裹,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洛阳龙门石窟雪景。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1月9日,游客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的卢舍那大佛前拍照赏景。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的卢舍那大佛在雪中若隐若现(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1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1月9日,清洁工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的卢舍那大佛前清扫积雪。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被白雪覆盖的洛阳龙门石窟香山寺(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1月9日,游客在雪中游览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