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山顶洞人”奔小康——西藏札达县札布让村的甲子巨变

2019-12-26 08:05来源:新华网

达瓦次仁和他曾经居住的、位于古格遗址前的家(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山上,漫漫黄土,一座城堡遗址赫然矗立,密密麻麻的洞窟镶嵌其中,那曾是世代农奴的居所。

山下,绿树环绕,一众独家小院掩映其间,这里是札布让村村民的新家。

山上山下两重天,正是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札布让村60年变化的鲜活见证。

76岁的达瓦次仁走过古格遗址前的洞窟,这里曾是他的家(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昔日“洞穴人”住上“新民居”

2018年10月31日,达瓦次仁所在的札布让村村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喜迁新居。当天,由河北省石家庄市对口援建的札布让边境小康村入住仪式上,达瓦次仁领到了新房钥匙,住上了二层小院。

每年边民补贴4200元,林业补贴1060元,草场补贴5000元,高龄老人补贴5800元……惠民政策让76岁的达瓦次仁不再为吃穿发愁。“这些在旧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那时候我们在洞里生活,是身份低下的农奴。”达瓦次仁感慨万千。

踏着黄土,爬上古格遗址,记者在密密麻麻的洞窟中找到了达瓦次仁曾经的家——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黑压压的洞窟。

“最多时我们家8口人住在这里。”达瓦次仁指着洞窟说,“就这么个洞,产权也不属于我们,而属于农奴主。”

达瓦次仁在兄弟姐妹6人中排行老大。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经常光着脚跑到集镇去要饭。

“我们给农奴主种地,粮食分为好中差三类,最差的给农奴吃。我的三弟就是小时候饿死的。”达瓦次仁说,农奴地位卑微,如果直视头人,就可能被挖掉双眼。

1959年,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在西藏大地上轰轰烈烈开展,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札布让村的农奴们也告别了被农奴主鞭打剥削的凄惨生活。

1960年初,达瓦次仁家分到田地和牲畜,政府宣布窑洞归自家所有,全家人跑到自家的新田地里欢歌跳舞。那个激动时刻的画面至今在达瓦次仁脑海里不时浮现。

20世纪70年代,在党和政府组织下,札布让村村民陆续搬出洞窟,到山下的新房居住,彻底告别了“山顶洞人”的生活。

76岁的达瓦次仁在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札布让村的家门口(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古老遗址变身“金山银山”

王宫、寺庙、碉楼、佛塔、洞窟组成的巨大城堡遗址,依山叠建,蔚为壮观。昔日农奴居住的洞窟,作为遗址的一部分,向海内外游客讲述着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古格王朝。1961年,古格王朝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蚀雨侵带走了城堡昔日辉煌,除了残存的几间宫殿,大都成了断壁残垣。但神秘的古格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文化研究者和旅游爱好者前来。昔日“山顶洞人”们纷纷开起了家庭旅馆。

金珠德吉就是靠古老遗址走上致富之路的先行者。

藏式小院干净整洁,各种小花争奇斗艳,柜子上摆放着她和海内外游客的合影。“我家有36个床位,每个床位每天80元。”金珠德吉说。现在到札达的游客很多,今年她靠家庭旅馆收入超过6万元。

藏语中“金珠”的意思是“解放”。金珠德吉说,她出生的札达县萨让乡,一个山高谷深的偏远地方,直到1970年才解放。当年出生的她就被家人起名为“金珠”。

她说:“以前村民就住在古格遗址的洞窟里,不通水不通电,日子过得相当苦。现在党的政策好,政府帮助我们发展旅游,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札布让村38户家庭中有32户开了家庭旅馆,拥有床位近700张。2018年札布让村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多万元。

沧桑的城堡已成为札布让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在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札布让村,76岁的达瓦次仁在整理家庭旅馆的床垫(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千年历史”绘写“旅游文章”

古格王朝是公元10世纪至17世纪活跃在西藏西部的王朝,创造了灿烂的古格文明。数不胜数的壁画既是古老文明的印迹,也是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瑰宝。国家先后三次对古格王朝遗址实施修缮保护工程,最大的一次于2011年启动,2014年结束,总投资5744万元。

据札达县旅游文化局局长罗丹介绍,札达县近年来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开放富民”的发展战略。在援藏干部的指导下,当地编排了古格文化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

巧借千年古格历史,大做文化旅游文章,札布让村村民在小康大道上越走越远。

34岁的次仁旺堆去年放弃工地上开货车的工作,承包了札布让绿色天时宾馆,每年向村集体缴纳租金12万元,租期5年。

“刚开始家里人都不同意,怕我赔钱。”次仁旺堆说,他看准札达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决定揽下这个项目,去年半年就净赚7万多元。

今年,古格王朝遗址景区推出观光马车服务,聘请5名当地群众担任车把式,他们旅游旺季人均能增收1万多元。

札达县委书记马庆林说:“古格的洞窟从过去的农奴居所变成今天的致富宝藏,以事实说明民主改革为西藏走向繁荣进步提供了保障。”

达瓦次仁在古格遗址前(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达瓦次仁眺望古格遗址(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达瓦次仁和他曾经居住的、位于古格遗址前的家(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相关链接

漂泊者的新生——闽东“连家船民”摆脱千年悲苦命运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福安市溪邳村一角。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相关新闻:

漂泊者的新生——闽东“连家船民”摆脱千年悲苦命运

8月22日,福安市溪邳村村民从该村的宣传栏前走过。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福安市溪邳村一角。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这是8月21日拍摄的福安市溪邳村第二期渔民上岸定居点。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2日,福安市溪邳村村民将收获的海蛏挑回家。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1日,福安市溪邳村村民在家门前加工海蛏。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2日,在福安市溪邳村的海产品加工厂,村民对海带进行粗加工。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2日,福安市下岐村村民江银章在修补渔网。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2日,福安市下岐村村民在织渔网。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这是8月22日拍摄的福安市下岐村一角。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8月22日,福安市下岐村小朋友在下岐渔民广场前玩耍。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宁德福安市溪邳村村民在查看海上养殖的牡蛎(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党支部书记江宽全在村展览馆向村里儿童介绍老一辈船民的海上生活(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幸福院,老人在用餐(3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在宁德福安市溪邳村,一艘渔船经过岸上新居(3月8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这是3月7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岸上新居。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这是3月7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德福安市溪邳村岸上新居。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相关链接

干布村傈僳族的新生活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傈僳族群众行走在村里的水泥硬化路上。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坐落在怒江西侧的高山峡谷内,居住着为数不多的傈僳族群众。昔日的干布村贫穷落后,交通出行困难,村民的收入主要以种植草果、外出务工为主。为稳固实现群众可持续增收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政府和爱心企业先后投入资金,修建修缮道路、改善村容村貌,为村民设立了党群活动室、文体活动场所等,解决了干布村群众出行难、林下经济管理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道路通了、环境好了,干布村种植的草果远销到北京等地。2018年干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76元,向脱贫致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傈僳族老人妮四菊站在丰收的草果前。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农民新居(11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一位傈僳族老人在村民以前居住的茅草房前。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傈僳族群众行走在水泥硬化路上。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傈僳族群众在挂满草果的新居阳台上。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11月2日,云南福贡县鹿马登乡干布村的傈僳族妇女阿白(右)在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服饰。阿白靠传统服饰制作每年可收入三万多元。新华社记者杨宗友摄

相关链接

走进怒江峡谷新城

建于怒江边的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已初现规模(6月24日摄)。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易地扶贫安置点,一座崭新的城镇正在崛起。该项目2016年10月开工建设,是珠海援建泸水的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1.89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住房、水电路设施以及学校、卫生机构、产业扶贫机构等。目前,项目已完成815套安置住房建设工程,已有524户1734人搬迁入住,学校已投入使用。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的楼房(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6月26日,工人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施工。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6月26日,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村民走在回家路上。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小学,一名学生在翻阅图书(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的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村民李南珍在剥核桃仁(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宿舍合影(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金融服务站,姬红花(右)帮助村民提取现金(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建于怒江边的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已初现规模(6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的农产品加工扶贫车间,村民们在剥核桃仁(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这是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的小学宿舍楼(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的超市,村民三春梅在挑选商品(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的楼房(6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建于怒江边的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小区”内的学校和住房已初现规模(6月2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相关链接

独龙江畔的安居房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我国主要的独龙族聚居地,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新机制,启动实施了“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程,通过生态补偿、住房保障、发展教育和健康扶贫等方式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如今的独龙江乡已新建安居房1089套,实现了全乡6个村委会全部通柏油路,28个自然村全部通车、通网络、通广播电视、通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改善,收入水平提高,面貌焕然一新。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独龙江乡孔当村的独龙族新居(2016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独龙族群众在办理金融业务(2015年3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在独龙江乡中心小学,孩子们在跳皮筋(2016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位于独龙江畔的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的集中安居房一景(2016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蔺以光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