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青海 图看高原壮美如画

2019-11-27 10:29来源:江苏电视台

2019年11月23日,甘肃、青海交界的祁连山区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如同“雪国世界”。视觉中国

山是这里的山最雄伟

水是这里的水最清澈

青海的山哟青海的水

山水相连高原江山多壮美

……

2019年第5场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将于近期举行,这次的主角是青海。

2019年8月7日,青海,航拍草原风光。

2019年10月10日,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中国海拔最高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2017年8月,青海西宁,翡翠湖随着日光的不同,出现了不同是颜色。

2017年8月16日,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卓尔山风光。卓尔山是青海的一处较为小众的景点,是祁连山脉的一部分,风景优美。

2019年8月31日,青海海西,航拍格尔木光热发电装置。

2018年10月13日,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的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1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如今,青海清洁能源正在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青海太阳能资源约占中国的11%,光热资源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每平方米5860—7400兆焦耳,仅次于西藏;同时,该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装机规模可达35亿千瓦,折合年发电量约5.6万亿千瓦时,是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56倍。

2018年12月1日,地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海洋。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有“三江源”“中华水塔”之称。如今,青海清洁能源正在从“风生水起”走向“风光无限”。青海太阳能资源约占中国的11%,光热资源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每平方米5860—7400兆焦耳,仅次于西藏;同时,该省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装机规模可达35亿千瓦,折合年发电量约5.6万亿千瓦时,是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的56倍。

2019年7月28日,青海海西,大柴旦矿场沼泽地观景平台拍摄的大柴旦银河。

2017年8月3日,青海三江源。通天河是长江源头干流河段,通天河流域属高寒气候区,除高原东部边缘外,大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多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通天河流经区域,绝大多数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缓冲区,这里是雪豹、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黄羊、野牦牛等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所在,也是黑颈鹤、斑头雁等珍贵鸟类的栖息地。

这是位于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4月16日无人机拍摄)。地处黄河上游河段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水流经于此,大河两岸壮美雄浑,碧水丹山相映成画,有着“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美誉。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黄河在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附近的峡谷中穿流而过(4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在青海贵德,千姿湖景区内群山与湖水相映成画(4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这是位于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一角(4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这是位于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附近的黄河一角(4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赵玉和摄

这是位于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附近的丹霞地貌(4月1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赵玉和摄

相关链接

媲美茶卡盐湖!这块镶嵌在戈壁的“璞玉”不为人知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最西部的茫崖有一处硫酸镁亚型人工盐湖,以其翡翠绿色的盐田与蓝天白云和附近的丹霞地貌相映。李仁奇摄

它深藏在边远的青新边界地区,目前还不为人识。它就是正在开发,景观可以媲美茶卡而又胜于茶卡的翡翠湖。李仁奇摄

翡翠湖西距花土沟镇28公里,就在315国道旁边,它钾肥卤水的颜色纯美剔透,如镶嵌在戈壁的璞玉,形成了“水映丹霞、花土朝阳、昆仑橙霞”等魔幻奇观。李仁奇摄

翡翠湖李仁奇摄

翡翠湖李仁奇摄

翡翠湖李仁奇摄

相关链接

青海“最美公路”通车  几度调整线路为生态“让行”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这一公路全长仅有50余公里,但建设工期长达5年,主要是为了保护沿线生态环境,这一公路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修通,先后有超过一半的里程进行了线路调整。”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建良说。

王建良介绍,扎碾公路作为一条穿越国家森林公园的公路,原设计线路位于林木集中地区,若按原设计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为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占用,该公路建设过程中,先后对影响生态环境的路段进行了线路调整,并采取“以桥带路”“涵洞改桥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占用。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扎碾公路先后对26公里路线进行了调整优化,占设计里程的51%,这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史上调整线位最多的一条公路。”扎碾公路项目办副主任沈建青说,通过线路调整,这一公路减少林地占地243亩,与原设计线路相比,减少砍伐树木67000多棵,与此同时,该公路修建过程中利用路基施工的弃石和废渣,打造了42处“绿色停车港湾”,真正体现了“生态筑路”的发展理念。

王建良说,在青海省近年来提出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后,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公路施工建设项目的一部分,每个公路项目建设预算中都会预留专项支出用于生态保护。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青海省累计投入用于开展交通建设项目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自然保护区内相关路段生态恢复治理的资金超过了100亿元。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6月11日,一辆汽车在青海省扎隆沟至碾伯镇公路上行驶。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