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破冰行动》“原型村”今昔:“毒瘤”是如何剜除的?

2019-06-27 08:22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6月26日电 题:《破冰行动》“原型村”今昔:“毒瘤”是如何剜除的?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攀、詹奕嘉、毛鑫

  民警进村抓毒犯遭大批村民围堵、宗族大佬把持村务带头制毒……热播国产剧《破冰行动》因惊险的故事情节引发人们对禁毒工作的关注。

  这一故事取材自2013年年底的广东“12·29”大规模剿毒行动,剧中“毒窝”塔寨村的原型之一是一夜之间缴获近3吨冰毒的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

  近5年多来,“新华视点”记者多次现场采访,目睹博社村的变迁。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再次来到博社村探访。

  除了禁毒标语与悬赏通告,很难将这里与“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博社村,记者看到,昔日曾堆满制毒垃圾、污水横流的道路两旁,如今是一片片长得郁郁葱葱、挂满果实的荔枝林;海边滩涂上那些曾经加工制造冰毒的窝棚,已被改造成连片的鱼塘、虾塘……

  除了随处可见的禁毒标语和悬赏通告,来访者很难将这里与著名的“制毒村”产生联想。

  在老村后山,一个新修整的公园取代了原来杂草丛生的荒山。家住附近的蔡雄说:“以前这里晚上黑咕隆咚的,现在成了村民最喜欢的地方。”每天晚饭后,村民在公园里跳广场舞、健身、聊天,处处欢声笑语。

  位于村西北角的甲西镇中心小学,新修了围墙、校门、厕所和操场。不仅外流的学生陆陆续续回来了,还吸引了不少外村学生来这里就学,在校生从300来人增长到近800人。

  博社村党支部书记蔡龙秋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村里重建村“两委”班子,逐步开展正常的村级治理工作,“毒霾”也远离了村民。

  博社村一共有1.4万人,如今,这里常住人口9000多人,5000多人外出务工、做生意,留在村里的村民大多从事蔬菜、果林种植和水产养殖。今年1月,广药集团在村里建了一个中草药基地,就地招工100多人,日薪130元。

  最让在甲西镇中心小学工作了20年的校长蔡晓升欣喜的是,这两年,学校又引进了十几个青年老师,村里的娃也用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就是村子的未来和希望。”蔡晓升说。

  电视剧《破冰行动》中“毒窝”塔寨村的原型之一——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2016年6月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追溯“破冰”: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惊险得多

  为突破壁垒森严的塔寨,剧中警方通过线人、卧底、暗访等方式摸查毒情。突破博社村防线的斗争,比电视剧演绎的还要艰险得多。

  博社村内建筑格局凌乱、间隔狭窄,多为“握手楼”,各家各户连门牌号都没有。“村内耳目重重,陌生人和外地车进村都会被摩托仔跟踪,一旦被发现将前功尽弃。”当地一位民警说。

  2013年,广东禁毒部门秘密抽调极少数精干警力,乔装打扮成“拾荒工”“打工仔”等角色,在凌晨四五点潜入村中查访制毒目标,拍摄现场情况后进行截图、定位,确定制毒窝点和犯罪嫌疑人住址,成功找到了博社村的“缝隙”。

  陆丰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林卫东,是当年潜入毒窟化装侦查的十大勇士之一。他向记者提及侦查时遭遇制贩毒分子堵截和追赶的危急场景:“当时有人扬言‘不管是不是公安,就当成公安或者贼打死’,可我们没有退缩,第一时间发现了制毒窝点和贩毒分子。”

  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省公安厅协调出动4000名警力,对博社村内外69个重点目标集中收网,抓获182名涉毒分子,捣毁77个制毒工场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2925公斤冰毒、23吨制毒原料、9支枪支和62发子弹。

  与电视剧结局发生多场枪战截然不同的是,这场行动尽管惊险,但并没有遇到太多反抗。在现场参与指挥的一名民警说:“一个毒犯床边有手雷,枪放在枕头边,但我们行动迅速,从破门到抓人,他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整个行动没有流一滴血。”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