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大地的馈赠 风和阳光的作品——西藏芒康盐田的前世今生

2019-06-13 07:46来源:新华网

这是位于澜沧江畔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6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隔澜沧江而居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上盐井村和加达村的村民,世代制盐种地,延续至今。

这是位于澜沧江畔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6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这一带地方,史书上被称为盐井,沿用到现在;藏语一般称其为“察卡洛”,意为产盐之地。产盐历史据传有1300多年。

加达村位于澜沧江西岸,盐田主产红色的盐,也有少量白盐;上盐井村居江东,只产白盐。53岁的加达村党支部书记格松顿登介绍,加达村目前共有2777块大小不等的盐田。

隔江而居,却产出不同颜色的盐,当地百姓认为这是因为江东制盐的卤水是“凰”,晒出的盐是白色的;江西的卤水是“凤”,晒出的盐是红色的。

“其实,红盐与土质有些关系。我们这里的土石颜色基本上是红色或绛红色的,红盐应该是被浸染的。”格松顿登说。

这是位于澜沧江畔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6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食用传统的土盐,使西藏自治区成为我国碘缺乏病高发区和重病区之一。2008年起,西藏逐步加大全区碘盐推广力度,到2016年覆盖面已超98%,农牧民还享有碘盐购买补助。

随着碘盐推广力度加大,藏北牧民盐湖采盐的传统已近消失;而藏东盐井还在继续产盐。“这里的每个盐田,一年基本上能产500公斤左右的盐。”格松顿登说。每块盐田的大小基本在5平方米左右。

当地人至今采用古老的制盐方法,挖盐井、造盐田、晒盐卤、收盐粒。如今,抽水机可从地下直接抽出盐卤水,改变了这里的妇女们曾经背着水桶从盐井里打水的辛劳历史。

阳光下,微风起,盐田上波光粼粼。盐卤水浇灌到盐田上,期待着阳光和风的蒸发作用,便可在两周内完成一次收获。

一年中,除了盛夏雨季的两三个月以外,其余时间都可制盐采盐。“我们这里的盐,也被称为‘桃花盐’,是因为桃花盛开的时候采制的盐品质好,产量高。”格松顿登说,还有人说因为红盐色如桃花,被称为桃花盐。

这是位于澜沧江畔的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的盐田(6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他介绍,目前全村213户、1236人,去年人均收入7500元;盐田收入占到一半左右,其余为农业和务工收入。当地最多一户有50多块盐田,最少也有五六块盐田。

这里的盐田都是在山脚临河的地方,用木头支起并在上面铺上一层平滑的泥土而成。每块盐田下方都有数根木头支架。走在盐田之上,没有任何颠簸或摇晃。而支架下方,吊着许多由上面盐滴形成的盐柱。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村民在盐田晒盐(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盐田上的劳作,主要由女性来承担,至今如此。“以前,男的要去长途卖盐,如今壮年男劳力基本都会出去务工挣钱。”格松顿登说,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也跟着父辈去过四川、青海、云南等藏区和西藏林芝一带销盐,“很是辛苦”。现在,各地的盐商会定期开车来收盐,一斤一元钱,每次都是几十吨。

盐井盐田至今保留了我国境内较为完整的古老制盐方法。2019年,芒康县将积极推进盐井千年盐田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盐井传统制盐将面对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村民在盐田晒盐(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一名村民在收集盐田晒的盐(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西藏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加达村一名村民走过盐田(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相关链接与藏人不谋而合的盐田

秘鲁的盐矿,100万年前是大海,地壳运动演变为陆地以后,地下水富含盐分,古印加人发现盐矿并运用水平盐田晒盐,其工艺技术一直沿用至今。李仁奇摄

这个盐矿的生产方式与我国西藏芒康县盐井镇完全相同。远隔重洋,相距3万多里的藏人与印加人竟然在采撷方面不谋而合,不禁感慨系之!李仁奇摄

2012年10月拍摄于西藏芒康盐井  李仁奇摄

2012年10月拍摄于西藏芒康盐井  李仁奇摄

俯瞰依山而建的古盐田,壮观而美丽。李仁奇摄

大面积盐池闪闪发光,格外抢眼,宛如镶嵌在安第斯山谷中的白色马赛克。李仁奇摄

从入口处路经几家小店走近盐田,只见许多被窄窄池埂分隔的面积约5-8平米不等、深约30厘米的小盐池相互缀连,错落有致,疏密有间。 李仁奇摄

汩汩的山泉水由高而低向下流淌,被引入一个个盐池,盐池灌满后,即把入水口堵上。李仁奇摄

这些山泉水含有很高的盐分,盐水在风吹日晒下会自然蒸发;当水分蒸发后就结晶出盐粒,从灌水到收盐大约需一个月时间。李仁奇摄

至今,已有3000多个盐池,成为秘鲁南部山区重要的产盐基地。李仁奇摄

李仁奇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