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苗族“90后”的芦笙传承梦

2019-06-03 07:39来源:新华网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挑选熏干的竹子准备做芦笙。

  1994年出生的杜信文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人,因父亲是当地芦笙制作的能工巧匠,他从小就受到芦笙制作艺术的熏陶。2017年,杜信文从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放弃外出找工作的念头,决定在家向父亲学习制作芦笙,想把这项民族技艺传承下来。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潜心学习,目前杜信文已经可以独立制作芦笙。他说,芦笙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但当地会制作芦笙的长辈年纪越来越大,自己作为苗族后代,有义务把技艺传承下去。

  目前,除继续深入钻研芦笙制作技艺外,杜信文还准备通过互联网把芦笙产品和芦笙文化向外界宣传推广,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努力把芦笙做成一个产业,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此过上好日子。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检查芦笙簧片打磨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左)和父亲杜庆仁一起制作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挑选熏干的竹子准备做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制作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家门外调试一把刚刚制作完成的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30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小桑村青山屯,杜信文在家门外试吹一把刚刚制作完成的芦笙。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相关链接  揭秘苗族银饰加工过程  千锤百炼出瑰宝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银匠陈四先鼓风吹旺炭火准备打造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银匠陈志元(右)在生炭火准备打造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银匠陈四先在打造苗族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银匠陈四先在煅烧一条银丝准备饰物。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银匠陈四先在打造苗族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一名女青年在展示一款苗族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一名女青年在挑选苗族头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5月29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一名女青年在戴苗族银饰。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每逢重大节日活动,苗族群众都会盛装亮相,他们穿戴的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等,品种繁多、造型精美,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些苗族银饰做工复杂,工艺要求高,看似普通的银饰往往需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千百年来,银匠们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一代一代传承着苗族银饰工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相关链接

探访龙泉宝剑厂  传承2500多年的铸造技艺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展厅和自己铸造的一把宝剑合影。

  “铸剑如人生,”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国荣说,“从雏形到思想和意志,正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郑国荣,1964年生于浙江龙泉,已经跟宝剑打了30多年的交道。1982年他作为学徒进入龙泉市宝剑厂,后来成立工作室“古越剑铺”,开始独立的铸剑生涯。

  从兵器到精神的象征,郑国荣一直对宝剑持有敬畏之心。在他的工作室,一把宝剑,从理念形成、图纸设计、备料到制作整合一般需要两三个月的周期。自剑铺成立以来,他已带了20多个徒弟,如今都成了有名的铸剑师。他的儿子也在毕业后跟随他铸剑,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全流程的铸造技艺。

  “从欧冶子在龙泉铸造出第一把剑开始,龙泉宝剑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它的技艺和精神也应该在这个时代继续传承。”郑国荣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取用工具锻打坯料。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右)在“古越剑铺”和一名订购者讨论宝剑设计细节。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一把宝剑上錾刻龙凤纹,徒弟们在旁边学习。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左)和磨剑师吴长友交流磨剑细节。吴长友是郑国荣在国营剑厂的老同事,跟随郑铸剑20余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一把宝剑上錾刻凤纹。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中)和徒弟们在“古越剑铺”用了20多年的工棚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炼制坯料。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打井水准备为宝剑淬火。他说淬火用的水很重要,正是看中了这口井他才把工作室设在这里。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向徒弟们传授宝剑淬火技艺。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向徒弟们传授宝剑淬火技艺。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在“古越剑铺”炼制坯料。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拍摄的一把正在磨制的龙泉宝剑,剑刃上的纹理经过数十次反复折叠锻打而成。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古越剑铺”磨剑师吴长友在磨制宝剑。吴长友是郑国荣在国营剑厂的老同事,跟随郑铸剑20余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的徒弟们在“古越剑铺”学习宝剑锻打技艺。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1日,郑国荣(左)和儿子在“古越剑铺”锻打坯料。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