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江村人”的乡村生活

2018-10-30 06:50来源:新华网

  “90后”村民姚凌超在家中分拣待发货的快递包裹(10月23日摄)。姚凌超从苏州科技大学毕业后回村开网店,帮父亲姚玉坤开办的针织衫加工作坊销售针织衫,电商发展使家庭作坊有了更多生存空间。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位于太湖南岸,现有25个村民小组,农户747户。近年来,开弦弓村形成了化纤纺织、针织衫编织和水产养殖三大产业,2017年村集体收入26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多元。 由于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开弦弓村年轻人外流的不多,村民主要在本村就业,这些年轻人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为这个传统村庄注入持久活力。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现年72岁的姚苗英(左)与丈夫在自家新修建的楼房前留影(10月23日摄)。姚苗英家的老房因修建公路拆迁,新房是在村里统一规划下新址新建。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60后”村民周小芳在家中庭院开茶会(10月23日摄)。开弦弓村至今仍保留着妇女开茶会的习俗,关系较好的邻里之间轮流举办茶会,喝茶话事、交流见闻。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开弦弓村村貌(10月23日无人机拍摄)。小清河穿村而过,从高空俯瞰,南村河道像张弓,北村河道像支箭,村名由此而来。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70后”村民李锦和在自家蟹塘里给螃蟹苗喂食(10月24日摄)。李锦和在开弦弓村经营着近50亩蟹塘,专养螃蟹苗,每天从早上5点就开始忙碌,到了10月份蟹苗上市的季节就更加忙碌了,几乎日夜守护在蟹塘边。开弦弓村90%的水域用于水产养殖,以虾蟹为主。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60后”村民周小芳(左四)在家中庭院开茶会(10月23日摄)。开弦弓村至今仍保留着妇女开茶会的习俗,关系较好的邻里之间轮流举办茶会,喝茶话事、交流见闻。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摄


  开弦弓村妇女主任周春燕(左一)在村部和同事们一起处理村务(10月23日摄)。“80后”周春燕是土生土长的开弦弓村村民,大学毕业后回村工作,每天活跃在村里的大街小巷。  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摄


  “60后”村民周小芳在家中整理将用于开民宿的房间(10月23日摄)。她家有一栋三层楼,准备办民宿。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摄


  现已83岁的村民姚荣生佩戴纪念章站在自家院中(10月23日摄)。姚荣生生于1935年,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现在开弦弓村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 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摄


  “50后”村民姚富坤(左)在村部阅读《开弦弓村志》(10月23日摄)。姚富坤退休前是村里的农技员,热心于向外界介绍开弦弓村的传统民俗和乡土文化,参与了村志编修,被当地人称为“农民教授”。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摄



相关链接   走进满族聚居村


  10月27日,游客在琴江村的清朝水师旗营参观。福州市长乐区琴江满族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时,清政府在此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镇守闽江口,拱卫省城,缉捕海盗,打击走私。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水师旗营之一,随后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有近300年历史的琴江村既有军事历史背景,又有民族文化特色,2010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10月27日,琴江满族村游客服务中心的郑闽琼(右一)向游客介绍三江口清朝水师旗营古兵房建筑特色。福州市长乐区琴江满族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时,清政府在此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镇守闽江口,拱卫省城,缉捕海盗,打击走私。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水师旗营之一,随后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有近300年历史的琴江村既有军事历史背景,又有民族文化特色,2010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相关链接

探访琴江满族村 保存着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


  琴江村“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的“福州将军行辕”和“八旗军旅园”(10月27日无人机拍摄)。福州市长乐区琴江满族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时,清政府在此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镇守闽江口,拱卫省城,缉捕海盗,打击走私。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水师旗营之一,随后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有近300年历史的琴江村既有军事历史背景,又有民族文化特色,2010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修复重建后的“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最高指挥所——“福州将军行辕”(10月27日无人机拍摄)。福州市长乐区琴江满族村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时,清政府在此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镇守闽江口,拱卫省城,缉捕海盗,打击走私。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水师旗营之一,随后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有近300年历史的琴江村既有军事历史背景,又有民族文化特色,2010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相关链接

走进贵州镇宁高荡村  保存完好的干栏式石板房



         深圳新闻网讯  2018年9月27日,贵州安顺,航拍坐落在群山中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高荡村。镇宁高荡村民居为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建造时间五、六十年至数百年不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镇宁高荡村民居为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建造时间五、六十年至数百年不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镇宁高荡村民居为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建造时间五、六十年至数百年不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镇宁高荡村民居为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建造时间五、六十年至数百年不等,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相关链接  

走进神秘的青木川古镇  素有“鸡鸣三省”之誉






        深圳新闻网讯  神秘的青木川古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大巴山腹地陕,甘,川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誉,现在是国家4A景区。其古建筑群包括烟馆、旱船屋、魏家大院等,2013年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仁奇 摄





      古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李仁奇 摄





2008年5.12地震之后,小镇进行了保护性开发,成为吸引成都、西安、兰州等城市游客的休闲旅游胜地。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青木川古镇  李仁奇 摄




相关链接

揭秘中国第一村禾木村 被誉为“神的自留地”

 

深圳新闻网讯  在新疆美丽的哈纳斯湖旁有一个小巧的山村——禾木村它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被誉为“神的自留地”。李冉摄

 

 

禾木,中国最美村寨禾木村,新一期中国最美小镇第一名,被誉为神的后花园中的自留地。李冉摄

     禾木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村落,进入禾木村,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的小木屋、成群结队的牧群、重峦叠嶂的群山和枝叶浓茂的森林,苍翠欲滴的草地与碧空如洗的蓝天相互呼应。李冉摄

 

这里原来以游牧为生,摄影的天堂,禾木的小河、木房、炊烟、桦林及桥上放牧的人们……汇集成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李冉摄

    禾木村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李冉摄

 

在禾木村子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以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空谷幽灵、小桥流水、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李冉摄

     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李冉摄

     最出名的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李冉摄

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李冉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