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图片视觉 > 时事社会 > 

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2018-08-14 07:45来源:新华网

(经济)(1)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这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的216国道吉热段盘山路(8月12日无人机拍摄)。

  216国道吉热段,起自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终到出境口岸热索桥,全长94公里,承载着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的边贸往来。 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波及西藏多地,全程穿梭在高山峡谷中、起点到终点落差近千米的216国道吉热段受损严重,陆路交通完全中断。为了尽快恢复中尼贸易往来,中铁二十局第一时间前往吉隆县进行道路抢修。

  如今,随着吉隆升级为国际性口岸,加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修缮完成,这条中尼贸易古道恢复生机,焕然一新。据介绍,吉隆口岸年贸易额从“4·25”地震后最初的4.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8.45亿元,目前平均一年进出口货物重量维持在20万吨以上。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经济)(2)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这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的216国道吉热段盘山路(8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经济)(3)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这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的216国道吉热段盘山路(8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经济)(4)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这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的216国道吉热段盘山路(8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经济)(5)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这是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的216国道吉热段盘山路(8月1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经济)(6)西藏吉隆:中尼古道换新颜

  在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一辆尼泊尔货车行驶在216国道吉热段上(8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相关链接

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 矗立大漠已超期服役10年!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为解决沙区群众、企业“行路难”,保生存、促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决定在库布其沙漠修建一条穿沙公路。边修路边治沙,杭锦旗组织了7次万人治沙大会战。历时3年,杭锦旗人在沙漠中打通了第一条贯通南北、畅通内外、长115公里的公路,称锡乌公路或S215线。

  今天,锡乌公路上车来车往,公路两侧,极目远望,绿色无边。今年底,已超期服役10年的库布其首条穿沙公路将被新修的穿沙公路所取代,新公路比旧公路缩短40余公里。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在修建新的穿沙公路(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新修的穿沙公路旁打上了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予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辆汽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一名村民骑摩托车行驶在锡乌公路上(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人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新修的穿沙公路旁打上了沙障(7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相关链接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现“水沙共存”景观!

  内蒙古杭锦旗在黄河凌汛期向沙漠引水,让水患变水利,沙地变湿地,库布其沙漠北缘显现出“水沙共存”美景(8月1日无人机拍摄)。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经过几代库布其人的艰苦奋斗和科学创新,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库布其沙漠中的一条穿沙公路,两旁绿意盎然(8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的沙棘林(8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张善臣摄

 

 

 

  库布其沙漠中银肯塔拉敖包周边种植的防风固沙林(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内蒙古杭锦旗位于库布其沙漠中的生态修复景观(7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内蒙古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牧民白音道尔计治理过的库布其沙漠(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库布其沙漠深处,植被与沙漠形成美丽的纹理(7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位于内蒙古杭锦旗的七星湖沙漠酒店(8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内蒙古杭锦旗沙日召嘎查牧民白音道尔计种植的甘草等沙生植物(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库布其沙漠中的人工沙障(8月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内蒙古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保留的沙丘(8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恩格贝生态旅游区(6月8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内蒙古达拉特旗白土梁林场的沙棘葵花套种田(8月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张善臣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黄河水汇聚而成的湿地在日光照射下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颜色(6月9日无人机拍摄)。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中,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飞播造林(7月11日摄)。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地(8月1日摄)。“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目前该太阳能发电项目治沙面积达到了13.3平方公里,每年发电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季节性河槽母花沟(8月1日摄)。通过“截伏流”等工程的实施,河槽周边已披上了绿装。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工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木古龙产业园区为蔬菜除草(8月1日摄)。该地示范发展沙漠节水现代农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7月31日无人机拍摄)。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在库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场沙棘林内,林场管理员邓胜利展示沙棘树剪枝育苗技术(8月1日摄)。当地通过种植沙棘,既解决了荒漠化问题,又帮助农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游客在库布其沙漠中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响沙湾景区的沙地上荡秋千(7月31日摄)。依托库布其沙漠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多年生态建设的成果,当地建成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等生态旅游景区。近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相关链接

穿行在沙漠中的铁路!

  流经宁夏中卫市境内的黄河(6月26日无人机拍摄)。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中卫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年轻的地级市。60年前,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从这里穿越茫茫沙海正式通车,由此创造出的麦草方格治沙模式享誉世界。如今,为冲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中卫市抢抓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对标美国凤凰城,在沙漠边建设国际领先的“云计算信息高速公路”。

  随着一座座现代化数据中心落成,一家家国内外知名云计算企业入驻,一批批云计算专业大学生走出校园,云计算产业让中卫尝到了高质量发展的甜头,也正成为世界重新认识这座沙漠城市的新名片。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流经宁夏中卫市境内的黄河(6月2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包兰铁路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穿越沙海(6月2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这是7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夏中卫市的“云基地”。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这是7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夏中卫市的“云基地”。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责任编辑:李晓蕾]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