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
    观察
    挑战防疫规定,于情于法难容

    1月24日晚,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发布通报,一山西籍男子刻意隐瞒疫情发生地行程,由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长春市乘飞机出差到南通市,到宝应后用妻子手机扫码办理入住手续。[详细]

  • 第128期 驴友犯错,户外救援不再“免单”

    户外活动身处野外,固然不可能绝对安全,但提前进行周密计划,了解天气与地形,进行风险预估,尊重大自然的威力,很多悲剧本可避免。让人遗憾的是,一些不具备足够户外探险能力的驴友,无视安全提醒,仅凭一腔热血,擅自进入危险区域,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2020-04-10

  • 第127期 调整交通执法,有“态度”更有“温度”

    随着战疫态势持续向好,深圳交通情况逐渐恢复正常,城市生产生活秩序重回正轨。自4月10日起,深圳交警对于交通违法超45天未处理、没有按规定停驶仍上路的机动车,将恢复交通执法。

    2020-04-09

  • 第126期 AED设备落地配齐了,市民“敢用”也是关键

    深圳作为一个流动人口居多的城市,成熟的医疗急救体系会让每一位“深圳人”更有安全感。因此,深圳AED的普及,“硬件”“软件”都要配齐。

    2020-04-08

  • 第125期 消费补贴 要实现 “ 哪里需要补哪里 ”

    受到疫情影响,旅游、餐饮等传统消费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复苏,必须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府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集结了新的消费力量,鼓励市民消费,为经济回暖增加新动能。

    2020-04-07

  • 第124期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上午10时,全国各地的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山河无言,举国哀悼,共寄哀思。

    2020-04-04

  • 第123期 疫情是对全球的大考,没有谁能违反考场纪律

    这些天来,发生了几起外籍人士不服从正常防疫秩序的案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在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传出了类似的新闻。

    2020-04-03

  • 第122期 让“健康码”为健康“加码”

    疫情期间,“健康码”成为出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健康码”是由市民通过网上自主申报,经审核后生成的个人二维码,是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已推出本地“健康码”,但也存在部分地方“健康码”不互认的情况。

    2020-04-03

  • 第121期 织牢“禁食野生动物”的联动法网

    3月31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2020-04-02

  • 第120期 用立法带动“地铁”文明 让都市生活更规范

    这是政府在立法层面反对地铁不文明行为的有力昭示,唯有通过约束,形成规范,让所有乘客从不敢违反公共文明到自愿自觉的遵守公共道德准则,此即实现了立法的初衷和意义。

    2020-04-01

  • 第119期 致敬挺身而出的深圳医护人员,感恩有你!

    深圳战疫医护人员以“深圳出征,使命必达”的拳拳初心,在这场考验中逆行拼搏、迎难而上。你们每一位的身上,都书写着新时代白衣战士的大义、担当和风采。

    2020-03-31

  • 第118期 疫情期间, 深圳招商工作亮出“科技牌”

    在全球疫情蔓延下,深圳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招商工作也打出一套“科技牌”。善用互联网平台,突破传统招商方式限制,进行远程招商、视频谈判和网上签约……深圳市全球招商系统1.0版已率先上线,实现不见面“云招商”和项目全流程“云服务”,适应互联网时代需要,在全球疫情蔓延下开展招商工作,“向科技要生产力”。

    2020-03-30

  • 第117期 网上祭奠,避免传播风险,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

    面对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长的风险,国内各地纷纷推出系列举措,减少清明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避免交叉感染。“网上祭奠”既符合时情,满足当下疫情防控的需要,也符合民意,服务好人民追悼先辈的情感需求。

    2020-03-27

  • 第116期 推进复工复产 深圳展现先行示范区担当

    近日,深圳各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为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2020-03-26

  • 第115期 爱心振 “屏” 助推农产品精准营销

    疫情期间,部分困难群体、低收入和刚脱贫群体有可能面临缺乏基本生活保障和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等问题,出现因疫致贫、因疫返贫现象。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正是要认真排查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的时候。

    2020-03-25

  • 第114期 两位区长带头堂食,提振消费更增加信心

    两位区长“接地气”堂食的背后,折射出深圳各区全面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决心和信心。两位区长“接地气”的堂食方式,不仅在形式上平易近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让人容易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市民更加放心,同样展现了深圳各区对于疫情防控成果的十足信心。

    2020-03-24

  • 第113期 为 “ 移动的危险 ” 拧紧安全的阀门

    3月22日9时许,广深高速沙一辆油罐车侧翻着火,现场一度火光冲天,直到当天下午时分道路才恢复通行。这场交通事故,暴露了安全生产上的顽疾。不管事故原因是漫不经心或是龟速行车,这场引发热议的交通事故本可以避免。

    2020-03-23

  • 第112期 “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病毒的源头和疫情发生地并不是一回事,没有证据证明发生地就是源头。关于新冠病毒的起源地,应该交给科学家去研究,而不是让政客去分析。

    2020-03-21

  • 第111期 无人看管 自觉扫码 情暖人心

    在防疫抗疫的关键时期,深圳南山区有三个小区出入口都设置了一处帐篷,帐篷里头放的是一罐罐码放整齐的桶装水。无人售卖,顾客自助,扫码购买。每笔交易,全靠诚信。

    2020-03-20

  • 第110期 深圳开展“售后服务” 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疏通经络

    融资难、成本高,用工招工难,物资紧缺……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遇到困难怎么办?深圳市委市政府日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2月7日出台《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以下称“惠企16条”),随后深圳各区各部门也纷纷推出实施细则,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为我市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疏通经络 。

    2020-03-19

  • 第109期 用“烹小鲜”的匠心 提升基层治理“温度”

    基层治理,既要追求效率,又要让群众满意。如何拿捏尺度,考验基层管理者的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更加需要有“烹小鲜”的耐心和态度、不断创新的治理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达成为民服务的初心。

    2020-03-17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页

湾区网评 更多>>

· 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赋能提速区域协调发展
· 保护和传承好粤语 助力大湾区文化建设
· 在“双区建设”中践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做好“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大文章
· 抓住大机遇 建好大湾区
·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
·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必须补短板强内力
· 全面落实大湾区建设重大任务
· 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 有力有序推进大湾区建设

煖声音 更多>>

煖声音丨消停吧,放过那名成都女孩

评论员

  • 济愚
  • 明月
  • 王俞
  • 晓之
  • 梁煖
  • 梦马
  • 可木
  • 婧歆
  • 缅栀
  • 舒文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