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深圳要闻

手机越贵打车价格越高?复旦教授打车800余次,发现...

2021-03-01 07:42 来源:深广电第一现场

人工智能朗读: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带领团队做了一项“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团队在国内五个城市,花了5万元,针对滴滴快车、街头扬招出租车、滴滴快车、神州、易到打车等六种叫车方式,收集了常规场景下的818份样本。

结合孙教授的调研结果

有媒体报道称

“相比其他手机,苹果手机打车费更贵”

“手机的价格越贵,打车费用也越贵”

记者路边随机测试

发现价格确实不同

为了验证这些说法

记者在中心书城随机寻找了几位市民

大家都用滴滴出行打车到东湖公园

然后以平台的“一口价”进行了对比

市民尹先生用的是华为手机,而刘女士用的是今年新买的苹果12,价格6000多。

同样到东湖公园,尹先生“一口价”需要31.5元,刘女士则需要33.38元。但因为有6.68元的优惠券,所以最终价格是26.7元。可见“苹果手机用户的打车费更贵”的说法并不准确,优惠券也是考虑的因素。

同品牌不同价格手机

打车费用也不一样

那么滴滴出行在华为手机里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两位用华为手机的市民同时搜索东湖公园,发现两者打车费差距6块钱。

并且打车费更贵的市民手机购买的价格也贵一些。

同为华为手机,同一时间同一形程,不同价格的手机,产生的“一口价”费用也不同。有市民表示,虽然只有几块钱差价,但是依然有种被坑了的感觉。

为何实际车费

总比预估价高?

在复旦大学教授做的调研中,还发现实际车费与预估价,总有差距。这个差距大多是实际车费比预估价要高,而这样的情况占比高达80%。

对于复旦大学教授的质疑

记者在暗访时

从滴滴司机的回答中得到了证实

↓↓↓

大数据宰客套路多

通过对比2017至2020年中三个年度前后的数据,复旦大学调研团队发现,乘客等候的时间明显变长,相比2017年,2020年竟然翻了一倍。而打车的费用,相比三年前,上涨了近14%。

“熟人”打车比“新人”贵;打车人越多,打车费越贵。人多排队时,加价即可插队。这些都算得上是大数据宰客了。

而记者还发现,同一时间段,前后相差几分钟,预估价格也会不同。打车越是犹豫不决,后面的预估价格往往都是上涨得多。

对于这些大数据宰客现象

记者也联系了占市场近九成的滴滴出行

他们表示正在梳理相关情况

将及时回应公众关注

其实,复旦大学教授的调研,也佐证了一些互联网平台针对不同的用户,存在差别化定价的策略。有业内人士称,这就是“大数据宰客”,它的实质和“大数据杀熟”是同一个套路。我们之前也报道过外卖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换平台可避“大数据宰客”?

专家:不一定

长期使用一个平台,优惠福利会变少,而换个平台,优惠券就多了。但在大数据杀熟、宰客已成一种普遍性现象时,消费者的“转网”,也只能换来短时间的利益,难逃长期“被杀熟”的遭遇。

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

平台它不是通过人工去进行干预定价,它完全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算法,也就是说你切换不同的平台,其实也比较难让你获得一个比较公平的价格。因为行业跟市场,人才是流通的,技术也是流通的。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已发布

近期,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指出一旦平台被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的处罚。

不过,有律师表示,一天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法规,“大数据欺诈”的情况就难消失。

律师 金焰

这是很多APP有的现象,他们很多根本就称不上是垄断者,但他们仍然在违法用这种方法。我觉得如果要彻底根治这个问题的话,不能是消费者投诉一单咱们就处理一单,这种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应该说由监管层以国家的名义对他一罚到底。

消费者擦亮双眼

货比三家有效避坑

由于“大数据杀熟”的隐蔽性较强,也提醒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货比三家,有效避坑。

深圳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部长洪培林

当市民遇到大数据杀手的时候,你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电子商务法规定的“7天无理由退货”,另一方面,也及时向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进行举张,以确保自己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何信达、刘长洋

责任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