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2日是第45个中国植树节,全省各地共同植绿,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以来的生态建设热情推向高潮。广泛参与引发广泛关注,《决定》提出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成为讨论焦点。
对此,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俊光介绍,省政府已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南岭国家公园,并围绕国家公园建设打造一系列亮点工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挂牌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并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其他工作,让中国在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拥有更大话语权。
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
南方日报:广东省森林资源“家底”如何?
陈俊光:广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从“岳山造林大会战”到“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老一辈革命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推动南粤大地“绿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部署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统筹推进森林碳汇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森林进城围城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着力建设森林生态体系完善、林业产业发达、林业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生态省。目前,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全国排名第9;森林覆盖率53.03%,全国排名第5;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11;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地1361个,数量全国第1。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广东在“绿起来”之后,森林质量仍有提升空间。过去,广东荒山荒地多,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面积松树、外来速生相思等先锋树种。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大部分纯松林、速生相思林逐步退化为低质低效林,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年2月28日,《决定》正式发布,提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等“六大行动”,到2027年年底,全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突显,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决定》提出2027年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广东有何具体措施?
陈俊光: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体现着我国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广东提出到2027年底率先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的具体举措。
南岭山脉作为北回归线地区的绿洲,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去年以来,南岭国家公园建设区域内发现了金斑喙凤蝶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说明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向好,建设国家公园有良好基础。围绕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省林业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南岭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生态景观营造,开展华南虎繁育野化训练;同时打造国家公园博物馆、智慧国家公园等亮点工程,进一步筑牢大湾区生态屏障。目前,南岭国家公园创建自评估工作通过国家核查评估,南岭、丹霞山列入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候选区名单,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申请设立南岭国家公园,相关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华南国家植物园已于2022年7月挂牌,这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共同形成“一南一北”格局。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此外,广东将高标准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加快推进各类珍稀濒危动植物扩繁基地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建设等,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南方日报:获授国家植物园牌子,对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任海:植物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是植物迁地保护的基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两者是互补关系。华南国家植物园授牌以来,在国际植物园界和中国同行中反响积极,进一步提升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影响力。2022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11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依托收集保护的丰富物种,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植物保护和利用攻关,今年初,自主培育的4个兜兰新品种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北京国家植物园联展中推出,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发表SCI论文533篇,总数及高质量论文数均在全球植物园中排名第一。华南国家植物园联合申报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引进44位各类人才,其中14位来自海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牵头编制了中国2022—2030年植物保护行动计划,参与了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2—2030)编制。
除了保护与科研,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普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年春节黄金周,华南国家植物园接待游客11.55万人次,同比增长226%,是同期游客数量的历年之最。
揭牌以来,我们的重点任务是编制高水平规划和建设方案,系统分析了国际植物园的各类标准体系,并与全球顶尖植物园对比,在与全球同行的优劣比较中,认准自身定位及发展方向。目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正在编制方案,估计3月底完成,还聘请了38位全球植物园专家作为指导委员会委员,进行科学把关。
南方日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创造了什么机遇?
任海: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广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本地的森林覆盖率从20%左右提高到60%左右。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提出,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划定了新的方向,将从生态角度支撑再造一个新广东。除了绿化、美化,还要注重生态化、乡土化、多样化、高值化和文化。
其中,除助力“双园”之省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可参与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多项工作中。比如,华南国家植物园已收集保护了1.7万种高等植物,在全球位居前列,其中有许多是广东本土的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植物,而且开展了长时间的研究和保护,对岭南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有重要支撑作用。《决定》提出营造乡土阔叶林,历史上珠三角75%的乡土园林植物源头来自华南国家植物园。通过对保存的乡土物种开展研究利用,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可从原来的数十种扩展到上千种,让山地从绿起来到美起来。
同时,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科研人员既可以进一步拯救濒危植物,也可为预防外来植物物种入侵、防治植物病虫害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为政府做决策提供参考。
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名片。希望通过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能更多地展示广东乃至中国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示范性工作,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中国在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拥有更大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