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海鸟天堂”“鱼虾粮仓” 红树林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礼物
2023-02-01 08:1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海鸟天堂”“鱼虾粮仓” 红树林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礼物

人工智能朗读:

本版撰文 申卫峰

今年1月1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法令,加强对包括红树林保护区在内的亚马孙地区的环境保护。去年11月,在阿联酋举办的第二届气候变化大会上,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宣布将在2030年之前种植1亿棵红树林。……近年来,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独有的植物群落,素有“护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海洋绿肺”的美誉。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与珊瑚礁、上升洋流、海岸湿地并称为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但是,近些年全球红树林的生存却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红树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

“会生小孩的树”名“红”实绿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既是森林,又是湿地,兼具森林的“地球之肺”和湿地的“地球之肾”的功能,是地球上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红树的叶子应该是红色的,其实红树的红并非表现于叶子,而是表现在皮下组织。由于生长在海边滩涂上,长期的进化使它们为适应海水环境,在体内产生了浓度较高的单宁酸,以利于它们自身的生存和生长。单宁酸味道苦涩,在树皮破损的情况下经氧化变成红色。基于这种特性,人们把这种树命名为红树,由红树组成的森林称为红树林。

虽然红树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但红树却是以胎生方式进行繁殖的。所谓胎生,就是树木幼苗在母树上生长发育一个阶段后,才脱离母体,这种现象和高级动物繁殖后代相似,因此红树也被称为“会生小孩的树”。红树包含幼体的器官叫胚轴,胚轴成熟时脱落,掉入淤泥中,胚轴因下部重,故掉下时直接插入淤泥,如同扦插栽植。插入淤泥的胚轴,迅速生根,将幼苗固定在泥中,继续生长。有些没能插入淤泥中被固定的胚轴漂流到其他地方,遇适宜环境,也能成长。

与其他树木不同,红树林主要是生长在海水里,有的红树树种能在含盐量高达4.2%的海水里生长,如长柱红树林。而大多数陆生树木,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就不能正常生长。红树林的抗盐能力与它的结构密切相关。红树根部长满了树瘤,海水通过毛孔浸入树体,99%的盐可被毛孔过滤。红树的叶子有泌盐细胞,能从叶子表面把盐泌出。红树叶片细胞有很强的渗透压,有资料显示,长柱红树渗透压高达3.95兆帕。不过,虽然红树林通常存在于海水环境中,但也有少数已知的例外。古巴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都发现有淡水红树林,2021年在墨西哥南部内陆约170公里处就发现了一片淡水红树林。

此外,红树还有大量的呼吸根。这些呼吸根根据形状不同分为指状、膝状和笋状等,具有呼吸作用,在涨潮期间,甚至在海水淹没树体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呼吸。据专家介绍,3米高的白骨壤,指状呼吸根多达近万个。一些树种根上有大量的气孔,内有海绵状的通气组织,具有增强呼吸的作用,为红树生命活动增加氧气供应。值得一提的是,红树的支撑根系统非常密集,这也使得它能够把树体牢牢地固定在淤泥中,在一代代的繁殖中,形成一道海岸的天然防御墙。

2

20余年间全球损失3.5%的红树林

全世界的红树林自然分布范围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113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岸有红树林分布,其中,红树林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巴西、澳大利亚、墨西哥、尼日利亚。目前,全球共有14.7万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其中东南亚的红树林占全球三分之一,仅印尼一家就拥有全球近20%的红树林。

然而,就是这么“皮实”的红树植物,目前全球分布和总量却都在逐步减少。

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20年,世界失去了5245平方公里的红树林,约占全球红树林面积的3.5%。非政府组织全球红树林联盟于2022年9月发布的《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红树林的损失呈下降趋势。但红树林地区仍在继续被砍伐,东南亚、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损失最严重,据统计,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全球红树林正以每年平均减少21200公顷的速度退化。2000年以来,损失的红树林有超过60%归因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比如砍伐,主要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此外,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飓风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对红树林造成了破坏。此外,人类的填海造田造地、海产养殖、不合理的建设防潮堤以及肆意排放各种污水,都在导致全球红树林不断减少。

如今,全球范围内,人们为保护红树林所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多。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每年7月26日为“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以提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2021年9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举行期间,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网络正式成立,携手发布红树林保护倡议,承诺并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红树林保护行动;在去年9月的纽约气候周上,全球红树林联盟和联合国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宣布了红树林突破计划——这是一项联合倡议,旨在促进并释放公共、慈善和私人融资,以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在2022年11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全球红树林状况》进一步报告,鼓励政府领导人和各种利益相关者加快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的努力,并提高投资以保持红树林的可持续性。此外,去年5月,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州政府与中国华为公司、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启动人工智能技术合作项目,加强当地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指出,目前约有42%的红树林位于专门的保护区内。但是,由于自然原因、工作落实不到位或管理欠缺,红树林的退化和损失仍在发生。

3

防灾“神器”红树林抵御海啸显神威

“红树林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礼物。”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丹绒比艾国家公园工作多年的安迪克·伊德里斯如此表示。

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难震惊世界,然而灾后人们发现,泰国拉廊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广袤的红树林保护下,岸边房屋完好无损,居民生活也未受大的影响;而仅在70公里外,没有红树林保护的海岸,村庄、民宅被夷为平地,70%的居民遇难。

资料显示,由于红树林位于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处,可以减少洪水冲击,并发挥天然的防风、防浪屏障作用。据估计,红树林每年可防止超过65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并为约1500万人降低洪水灾害风险。有人为红树林算过一笔账:1公里防20年一遇风浪的海堤,造价是500万元。但消浪作用相同的1公里20米宽的红树林,造价仅3.6万元。同时,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和茂密的枝叶具有吸附污染物、防治污染物的能力,可以起到净化海水、防止赤潮、保护海水水质的作用。

在气候变化危机成为全球共同主题的情况下,红树林以其无与伦比的碳储存转化机制受到全世界的青睐,它们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的速度几乎比地球上任何其他栖息地都要高。目前,全球红树林的碳储量相当于吸收210亿吨以上的二氧化碳,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数据显示,仅阻止全球1%的红树林损失就可以增加2亿吨碳封存。如果恢复自1996年以来损失的红树林,可以在土壤里储存相当规模的二氧化碳,更可直接避免127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燃烧5.2亿多桶石油,或者相当于美国每年4900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红树林不仅造福于人类,更是多种水禽的栖息地和候鸟的“停歇站”。天然状态下,如果不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红树林是一个巨大且稳定的生态系统。一些水生生物一方面利用红树林提供的避风港作为栖息地、繁殖地,另一方面食用枯落物,生长发育,繁衍生息。这些水生动物的活动,也为红树林根系增加了氧气供给,提供营养。水生物的繁衍也吸引了鸟类的栖息,鸟类有了稳定的生存生活环境,同时也能为红树林防治虫害。《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提出,到2030年修复可恢复红树林面积的一半(约4092平方公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这将为当地额外增加250亿美元的海洋捕捞收入,使410万小规模渔民和众多以红树林为生的社区受益。人们称誉红树林是“护岸英雄、造路先锋、鸟类天堂、鱼虾粮仓”并不为过。

4

保护恢复红树林未来仍是优先事项

过去几年,红树林受到的关注迅速增长。在亚洲地区,各国公布了极具野心的恢复目标——2016年,斯里兰卡宣布将保护所有剩余红树林;2020年,印度尼西亚公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红树林恢复目标;2021年,菲律宾政府进入了通过《国家红树林保护法》的进程……

目前,虽然红树林的平均损失率已经下降至每年0.04%,并且在河口三角洲地区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积极采取行动遏制红树林的进一步丧失,同时保护现存并逐步恢复已经失去的红树林,仍然是国际社会未来的优先事项。

首先,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通过控制内源和外源污染,削减污染源,建立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净化水质,保护潟湖水体水质;因地制宜保护原始生态岸线,建设人工自然型驳岸和生态净污驳岸;积极保护滩涂水鸟栖息地、珍稀红树物种栖息地和原生红树林;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展示活动,挖掘和弘扬湿地文化。通过污染控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辅以生态修复措施,修复局部受损水体水质。

其次,开展科研与监测。加强湿地科研与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为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全球红树林联盟开展国际合作,绘制高分辨率的全球红树林观察(GMW)地图,识别最重要的保护地并实现规模化的保护,并启动变化警报等平台功能实时跟踪红树林覆盖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应对新的威胁。GMW网络平台已经启动。该平台支持查询大量数据,包括GMW的栖息地与变化地图等。未来,用户将能够对红树林的恢复潜力进行建模,并查询相关政策。建立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对植被、水文水质、鸟类、鱼类、底栖动物、有害生物、旅游对环境影响等进行监测,不断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优化湿地公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组合设计模式。

第三,足够的资金支持。《全球红树林状况》报告指出,新的金融机制,如碳市场、蓝色债券和基于保险的投资,将为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更多机会。将私人资本与慈善机构或政府拨款相结合的“混合”融资模式也正在开发中。

此外,坚持人类与红树林共生。在中美洲和西非,新的管理和治理系统在保护传统谋生方式的同时,还提供了建立牡蛎养殖和养蜂等新营生手段。这些经验有望在世界各地帮助沿海社区和红树林一起茁壮成长。 

[编辑:朱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