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扬生:在深圳创办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学
2023-01-11 09:10
来源: 深圳晚报

徐扬生:在深圳创办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学

人工智能朗读:

徐扬生

1958年4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校校长,我国著名空间机器人与智能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从事空间机器人的研究。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举家迁回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学讲座教授,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为促进深港两地人才、科研及教学的紧密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3年8月,经全球遴选获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任校长。为表彰徐扬生在科学与教育方面的贡献,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59425号小行星1999GJ5命名为“徐扬生星”。2018年9月7日,因对深圳高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深圳教育改革先锋人物”称号。2020年,被评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40名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徐扬生

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创新力和朝气的城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是如此。虽然学校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正向着建立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对于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我提出了“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口号,一切都按照一所百年大学的标准去打造。我们要和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院校去竞争,要在深圳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之上,为国家创办一所真正意义的国际化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接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职邀请后,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赶往香港,只为能够亲眼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

学成归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我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书香世家,绍兴是一座有着崇文重教传统的历史名城。我中学时就读于绍兴一中,蔡元培曾担任过绍兴一中的校长,鲁迅、徐锡麟等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也曾在绍兴一中任教,这种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令我耳濡目染,受益颇深。

中学时,我中断学业,跟着大家一起下了乡,但我并未放弃学习。1977年,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如愿参加了高考。正是这次考试,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成功被浙江大学录取,在浙江大学取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主要研究机器人智能控制。完成博士学业后,我留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工作,在空间机器人设计、控制及动力学研究以及无重力地面试验设施研制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在美国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十几年,直到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院长周昌找到我,盛情邀请我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我早年去过香港,一直对这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很感兴趣,况且那时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迈入新的时代,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想也是时候回去为国家贡献一点力量了。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留在美国,特别是在我研究的领域,美国那时候是做得最好、最先进的,但我没有太多犹豫,依然坚持回国。接过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职邀请后,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赶往香港,只为能够亲眼见证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刻。

直到现在,我仍记得1997年6月30日那个夜晚。那一夜香港倾盆大雨,我们驾车去红磡体育馆参加庆祝活动。那天的人和车真是多啊,我们的车被堵在路上,半天都动不了,眼看就要迟到了,我们顾不上大雨,下车一路小跑赶往现场。7月1日凌晨,伴随着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地升上去,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分不清是大雨还是眼泪模糊了视线,而印象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淌着泪水。

2012年3月12日,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关于在深圳办学的框架协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于要办起来了。

建议在深圳创办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

香港回归后,与深圳的交流联系愈加紧密,那时我经常受邀来深圳做咨询顾问或参加会议。深圳给我的印象非常好,这是一座年轻、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年轻的人们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鲜的力量,这种独一无二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

不过此前,我对深圳而言还是一个过客,直到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来到香港的时候,问我能否为内地做点什么,于是在那一年,我专门围绕珠三角、长三角和渤海湾三个经济带做了一个调研。调研发现,以“国家级研究院”的数量而言,北京大约有251个,上海有67个,广东有7个,深圳则一个都没有。而较好的大学,北京有37所,上海有18所,广东有6所,而深圳只有一所深圳大学。

事实上,一个地区要长远发展,势必需要基础研究来支持当地的创新科技产业。

在研究院方面,我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建议,在深圳办一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最后成功落地。在高等教育这块,我找到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谈了这个情况,香港的高等教育很发达,但香港的区域有限,于是我建议可以在离香港最近的深圳创办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一方面帮助深圳乃至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时也可以反哺香港高等教育的建设。刘遵义校长听完很是认同,于是便去找时任广东省委领导、深圳市委领导汇报,大家都很支持,最终我们达成一致:要在深圳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大学。

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计划是有了,但实施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学校最初是由广东省在主抓,时任广东省领导到北京跟教育部等部门沟通,但很快就发现政策上存在不少尚待克服的障碍,因为教育部规定境外大学不能作为独立法人在境内单独办学,必须有境内的大学参与合办。于是时任省委领导提出以合作办学的形式来做,让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作,他说合作办学可以是50:50,也可以是99:1,我们可以让香港中文大学来主导办学,虽然名义上是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合办,但实质上是深圳大学代表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来合作。

办学的形式确定以后,第二天我就飞往北京,到教育部去查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还专门找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起草者,详细咨询文件的涵义,仔细研读消化条例中的每一句话。回来的路上,我就开始着手起草两个文件,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的合作协议。学校的用地、基建以及100万元以上的装修都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学校的所有资产都属于深圳市政府所有,学校每年交1元钱的租金,租期100年。

第二个文件是大学的章程,包括学校的财务、人事、管制体系等等。在章程的第一条,我就写明了这是一所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建立的从事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时,这还是一个非盈利的单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学校。理事会由16名成员组成,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委派8人,深圳大学委派8人,理事长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理事会半数以上的人必须拥有5年以上的教育经验,且不能是现任官员,对于具有争议的事项,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拥有一票决定权。章程里还写明了学校由香港中文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因此香港中文大学有责任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术质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个名字是经过很长时间讨论后确定的,因为名字中有个括号,后来有些老领导还常和我开玩笑,问我:“你那所括号大学怎么样了?”事实上,当时在学校名称里加入括号是挺新奇的,不过在我们之后,很多学校也都这么做了。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以及合作办学方面,我们有很多创新与尝试,学校的名称只是其一,在很多方面我们都是走在前面,起到引领作用的。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充分借鉴吸纳香港中文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国际化、书院制和通识教育都在这里一脉相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所开设的专业是从香港中文大学的强项学科开始,课程设计也会更加紧密地回应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需求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创办的过程中,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董会和高层领导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支持,提供了很多帮助,共同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发展搭建了各种平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起步得这么顺利,发展得这么迅速的原因,这背后离不开香港中文大学全体成员的鼎力支持。

2012年3月12日,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关于在深圳办学的框架协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终于要办起来了。

他那天对我说,他吃过无数的珍馐美味,唯有这顿饭是吃过最好、最开心、最舒服的,他相信我们这所学校一定能办好。

从零开始,艰苦创业

除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各级政府亦给予我们非常大的支持,深圳市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校舍,并按照深圳相关高校标准给予办学补贴。当初政府提供了几块办学用地供我们选择,包括南山西丽留仙洞附近的一块土地,但我去那里看了,觉得离城区太近,繁华之处必有诱惑,读书做学问还是安静一点好。后来我去大鹏、坪山等地都考察过,最后目光停留在了龙岗的一块荒地上,这块土地毗邻当时已确定的大运会主场馆,周围有山有水,离市区也有一定距离,很适合做学问。

虽然这块地依山傍水,环境清幽,但同时也意味着周边的环境与条件不够现代化。当时的龙岗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地块附近只有一些厂房,有些已经废弃多年了,到了晚上,更是人烟稀少。由于周边尚未开发,校园建好后一段时间,我们甚至点不到外卖。我看附近工地上的工人们有饭吃,就去问他们是从哪里买的,他们说是自己带来的,没办法,我们很多同事也只好自己带干粮当午饭。

后来,我向龙岗区政府求助,区政府二话不说就从食堂派了两位师傅过来支援,他们挑着满满两担子的碗筷和厨具,把旧厂房改建成了一个简易食堂,因为担心碗筷易碎,他们带来的都是不锈钢的餐盘。每天中午,师傅们都会带些食材过来给我们做饭,虽然有点简陋,但大学的午饭总算有了着落。食堂建好后没多久,就迎来了二三十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董们,我在食堂请他们吃饭,我对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中午只能在这里吃了。当时的校董会主席是汇丰银行的董事会主席,他那天对我说,他吃过无数的珍馐美味,唯有这顿饭是吃过最好、最开心、最舒服的,他相信我们这所学校一定能办好。听他这么说完,我心里也很踏实了。

在办学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功绩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香港中文大学的老校长刘遵义教授。刘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一直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顾问,心系祖国,一开始就提出在深圳建立一个校园的概念,并为之亲力亲为,多次前往广东、深圳与各方商谈建校事宜。

一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要带动当地社会的发展

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在我看来,一所研究型大学,需要对当地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区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之初,我们就非常重视让大学与社会建立联系,把影响真正辐射出去。比如我们大学在全国(包括港澳地区)第一次采用九个月的薪酬体制,不同于国内其他院校是发放十二个月工资的,我们给教授们只发放九个月工资,其他三个月我们鼓励这些教授可以走出校园,走到社会和业界中去开展合作,帮助本地企业比如大疆、华为、腾讯等公司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个做法的意义是,把大学的门打开,让社会与大学一起成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展至今,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社会的捐款,我常开玩笑说,我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其实,社会组织、企业家们支持大学的发展,反过来,我们的老师、同学们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带动和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正向互动的过程。比如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和支教,校企的一些合作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等等,我们也会邀请许多业界资深的高管、企业家、科学家来到大学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这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位这样的校外导师,他们会成为学生熟悉社会、参与社会、步入社会的良师益友。一所大学所汇聚的人才、思想与文化资源会大大地改善和提升社会的文化氛围与环境,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与创新发展。

晚霞中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

目前,我们已经从全球引进了超过500位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等。大学的整体发展势头非常不错,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化学、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医学院、音乐学院和附属学校也在建设与发展之中。在这所大学成立的短短八年时间里,我很有幸见证了这所大学以及所在的龙岗区,还有深圳这座城市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让我想到2017年我在斯坦福大学门前的草坪上所想的一个问题,中国现在发展这么快,会不会出现一所像斯坦福一样在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国际化大学呢?我相信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定是可以的。

前几年,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曾来到我们学校考察,其中的成员包括世界各大名校,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耶鲁大学的校长等等。他们一行三十余人来到学校,不能来我的办公室交谈,不能递名片,也不能吃饭,他们是直接到教室抽访,或在路边与老师和同学交谈,整整一天下来,他们访问了二十余名学生。后面他们经过一致讨论,认为我们学校符合高等教育质素保证标准和准则(EGC)的各项要求,并在后来的评语里表示,在访问的这么多香港学校及香港学校合作办学的学校当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生质素是非常优秀的,他们认为假以时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很有可能赶超香港最优秀的大学的。

我们不能光是用中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还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为中国培养自己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创新和朝气的城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是如此。虽然大学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创新能力已大幅提升,正向着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对于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我提出了“一腔热血,百年大学,千载品牌,万世良心”的口号,一切都按照一所百年大学的标准去打造。我们要和世界上最顶尖的高等院校去竞争,要在深圳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之上,为国家创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我们不能光是用中国的眼睛看世界,我们还要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中国要发展,要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创造开放的环境,引进国际化人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能力。这种人才对于过去的中国,GDP在世界排名40~50左右的时候,不是很重要,但对于现在的中国,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所要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了。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自己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一流的国际化人才,不仅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家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还能够使世界其他国家从我们这里引进人才,为世界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培养能够担当的栋梁之材。这是我们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办学理想,也是这所大学的使命与价值所在。


出品:深圳市政协深圳晚报社

总策划:林洁

策划:乔恒利

监制:尹昌龙 王蕾 叶晓滨

顾问:黄玲

统筹:林航 赵青 陈莉

执行:王硕 成功 郑舒琪

邓敬民 朱昌欢

口述时间:2022年9月15日

口述地点:深圳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唐文隽


[编辑:单铭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