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艺家丨高建平:美学教育是润物无声的
2022-12-18 15:0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文艺家丨高建平:美学教育是润物无声的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2月18日讯(记者 童小晋)在窗明几净的阅览室里,记者见到了著名美学学者、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高建平,一位笑容亲切、儒雅随和的学者。阅览室的书柜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学书籍,有不少都是出自这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之手。

在深圳大学,高建平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一名教师。他时常穿着白衬衫,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走在学校的林荫道上,看起来很接地气。有人建议他换个包,但他并不在意,觉得这样比较方便。他喜欢和年轻人一起交流:“向年轻人学习,经常能发现很多新的思想的闪光。”美学既是高建平的研究工作,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他已经将美学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更多报道,请关注专题:深圳文艺家

高建平。(受访者供图)

“回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建平选择美学专业的时候,正值国内20世纪70、80年代轰轰烈烈的“美学热”。在那之后,许多美学研究者都遇到了一段迷茫期,有人选择离开美学领域,从事其他研究。回国那年,高建平在一家书店的架子上找到了两本美学书。他感慨地道:“也不知道是卖到只剩下两本,还是只进货了两本。”

尽管当时遇到了国内美学研究的低潮期,但高建平还是选择坚持下来,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

1993年高建平与博士生导师索尔本在乌普萨拉大学导师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博士毕业后,高建平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是回国,还是留在国外?高建平坦言:“我更关心的是,在哪里能够把我的专业做到最好。相比之下,我觉得回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就回来了。”

1993年高建平与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在斯德哥尔摩。(受访者供图)

回国后,高建平致力于促进对外交流,搭建中外美学沟通的桥梁,翻译了大量国外的美学著作,如《艺术与精神分析》《先锋派理论》《艺术即经验》《西方美学简史》等。当时国内有中华美学学会,高建平帮助他们与国际美学协会建立了联系。“我们(和国际美学协会)建立的交流和联系,对中国美学学术的发展,以及这些年中国美学界的风气,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高建平说。

高建平代表国际美学协会给德国美学家韦尔施教授发奖。(受访者供图)

2001年,高建平与叶朗在日本美学大会上。(受访者供图)

在高建平看来,回国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对美学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全球化,而不是持反全球化的态度。”高建平说,“对西方的文学观念不能全盘照搬,而是要通过中国实践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践自主创新。”

做学问需要坐“冷板凳”不计较得失

“每个国家、民族和文化中都有着自己的美学,有着自己的美学史。”高建平说,“中国美学讲托物言志,意境高远,素朴而意味深长,讲究艺术中的气韵、骨力、滋味等。这些都是中国美学独有的特点。”

采访过程中,高建平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他这些年创作出版的几十本学术著作:《美学与艺术》《画境探幽——中国绘画的精神结构》《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当代转型》《西方美学的现代历程》《回到未来的中国美学》《文学与美学的深度与宽度》《中国艺术:从古代走向现代》等。此外还有几部大部头的英文翻译作品,以及200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从事美学研究的五十余年间,高建平笔耕不辍,创作了一部部功底深厚、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

高建平外文作品。(受访者供图)

高建平主编《20世纪中国美学史》。(受访者供图)

在许多人看来,做学问是一件“坐冷板凳”的工作。高建平认为,做学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需要耐心和坚持。前期要打下扎实的基础,要经历过许多思考、困难与挣扎,方能迎来柳暗花明。“做学术要愿意啃硬骨头,愿意聚精会神,愿意不计功利。”高建平说,“如果时刻想着要马上兑现什么东西,就很难做好。”

高建平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今胜于古”。朱光潜、宗白华等人固然是他十分尊重的美学大家,但他也不会盲目地迷信“大师”,认为他们就不会犯错误。“做学术是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创造、去挑战的。”高建平说,“学术是天下之公器,学术需要进步,需要发展,需要有‘今胜于古’的态度。”

闲暇时间里,高建平也喜欢看看书,在景色优美的深大校园里散散步,看完书之后,随时就可以开始创作。在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什么上班与下班的界限,美学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秉承着一种简单朴素的处世哲学:“我觉得人生的理想,就是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做出一些成就来,这样就很好。”

美学教育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高建平很喜欢深圳这座城市,因为这是一个做实事的地方。“很多我梦想去做的事情,在这里都能够实现。”高建平说。“就好像某种事业在召唤着我。”

2016年,高建平受深圳大学邀请,来到深圳创建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在这个学院的学者与人文学院的学者的努力之下,成功地申请到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点。“有了博士点,我们就等同于在深圳有了一块阵地,围绕这个点,可建立一个人文学科研究的平台。”

在深圳大学,高建平不仅是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一位深受学生尊敬与喜爱的老师。他认为教学最重要的是自己先把知识点吃透,否则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希望能够像朱光潜等美学大家一样,将一些艰深的美学知识转化成人们身边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们真正地喜欢上美学这门课。

高建平在深圳大学荔枝读书节讲话。(受访者供图)

“教育就是这样,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又起了作用,很多时候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高建平说,“它不像经济可以计算它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

深圳是一座以“速度”闻名的城市,因此,倡导美学和艺术,提升城市的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在高建平看来,目前美学在深圳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子,需要向更多人普及。高建平还兼任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为了普及美学和文艺理论知识,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组织深圳市青年文艺评论家培训班,邀请国内重要的理论家和评论家,给深圳市中青年评论家讲课。

为什么要坚持每年都举办培训班?高建平说:“力量也许有限,但是美学教育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我们希望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美学、喜欢美学。”

“整个社会审美趣味的提高,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事情,需要我们这些人花功夫、花力气去做,也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高建平说,“我希望在我之后,未来还会有许多年轻人去做,这是永无止境的一份工作。”

高建平。(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玲 陈苏雅] [责任编辑:葛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