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方案——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2022-11-29 08:3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深圳方案——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专家观点摘编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玥)11月22日,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圳先行示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深圳学术年会主题学术研讨会在五洲宾馆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深化理论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探求“深圳解码”,为深圳先行示范谋求“中国解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视频致辞,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出席会议并讲话。深圳市社科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致辞表示,将努力把深圳学术年会办成社科界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充分展现深圳社科理论界的“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并以此推动全市各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深圳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形成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高振怀,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发表主旨演讲。本次会议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其中王京生的主旨演讲《论中国式创新》刊发在B1版。

高振怀:塑造深圳高端智库文化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主任、深圳智库联盟理事长高振怀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端智库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国家力量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意蕴。硬实力是科技、经济、军事,软实力是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心性智慧、人文精神,而智库就是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塑造独特的智库文化,是深圳高端智库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要素之一。深圳智库要想成功,首先要文化成功。从规律上,智库文化聚焦四点:

一是学术底蕴。学术和智库咨询是“根与叶”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学术深度决定了咨询深度,学术能涵养咨询。如果仅有一般的阅历、经验,而缺失学术的素质,学养的积淀,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智库专家。

二是思想深度。智库必须有思想,而且是深度的思想。智库必须做到独立思考,做到大道至简、揭示本质,做到保持原创能力,不仅仅停留在政策解读上、不简单揣度决策偏好。同时,要优化智库思想生态,切磋争鸣要成为常态,开放探索要成为风气。

三是理性精神。理性的哲学解读是对感觉不信任,其本质是科学。沉思优于轻信,逻辑优于偏好,证明优于解释,理性优于感性。要尊重规律、敬畏规律,要树立忧患意识,要强化反思能力。

四是现实品格。智库要具备问题导向品格,聚焦“真”问题,以学术逻辑研判真问题。智库要具备建设性品格,懂决策、懂政府,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具备现实纠错的功能。

李凤亮:鲜明“城设”将快速提升深圳城市影响力和话语权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在数字文明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城市作为国家发展的载体,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明创新,都必然要求构建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城市文明,打造一个国家的城市文明典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圳应该在这方面先行示范。

李凤亮认为,深圳现在有多个城市标识,如“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移民之城”等,但是目前缺少一个总体的、准确的描述和形象,这说明我们的城市形象传播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他指出,城市与人的特征相似,拥有可以塑造、培育并被公众认知、接受的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城市的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则主要依靠一代一代的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以及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组织、个人的创设与营造。这种对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气质的有意识创设,即为“城设”。我们应该像打造“人设”一样打造深圳的“城设”。

鲜明的“城设”可以在多个方面助推城市的创新,包括吸引人才的集聚,激发城市的活力,促进创新生态的产生,同时鲜明的“城设”也能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彰显城市文明高度。

在李凤亮看来,城市文明典范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高阶形态。深圳的城市文明典范建设,需要提升面向现代化、厚植科学精神的创新力,面向未来、传承古今经典的引领力,面向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力,面向市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渗透力,“政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的协同力。他建议,深圳未来可着力打造“活力之城,梦想之都”的“城设”。

唐杰:共同富裕路上应有“深圳探索”

香港中文大学理事唐杰教授作了题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城市建设》的主旨演讲。他认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全民发展是未来重要的方向。

实际上“共同富裕”题中之意有两个,一是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二是促进机会公平。共同富裕强调全体人民有公平享有追求发展,勤劳致富的权利和机会。共同富裕是一个结果问题,它也是一个机会问题。在这样一个思路下,我们既要反对两极分化,也要反对“平均主义”。

从总体来看,深圳应该立志成为共同富裕的典范城市,事实上,深圳也有能力做这样的典范城市。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大幅增长,它创造了史上从来没有的人均GDP在40年增长130倍的奇迹。深圳从总体情况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的比例是比较相称的。在这样一个地方,扣掉物价因素之后,深圳的实质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在持续较快地增长。

第二,深圳非常注重社会公平。比较突出的一点是最低工资制度,1992年,深圳就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全国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除此之外,深圳失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位,参保比例高,社会的保障体系保障了公平性。 深圳是典型以公平促进创新,以创新促进公平,有效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地方。深圳的教育不仅有学历教育,有关劳动力的再培训教育是全国最多的。深圳的男女平等意识也很强,女企业家的占比非常高。

在这些有利条件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路上应有“深圳探索”。

郭万达: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路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着力点,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新路径》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认为,深圳要坚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一是要稳住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稳住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二是要推动落实“20+8”产业集群政策,通过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协同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三是要稳住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加快对创新链的“补链”“强链”;四是要稳住头部企业,稳住优秀的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稳住工程技术人才,筑牢实体经济的大底盘。

此外,深圳要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形成一大批战略科技资源,推动更多颠覆性创新。二是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评价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三深圳还要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强深港在大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和发挥深圳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编辑:朱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