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周立民、江晓原、李潘等接受记者采访“十大好书”出炉的背后
2022-11-25 09:00
来源: 深圳商报

评委周立民、江晓原、李潘等接受记者采访“十大好书”出炉的背后

人工智能朗读:

fde25457-9038-4c2d-9d38-419fcf9d1d79.jpg.jpg

2022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颁奖现场。深圳商报记者韩墨摄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5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连续16年,深圳读书月为读者奉献一份份优质书单。从2006年的《我的名字叫红》《八十年代:访谈录》等,到今年的《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等,160本优质好书仿佛书海明珠,它的璀璨之光足以照亮每一个爱书人的精神家园。

在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举办正酣之际,今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新鲜出炉:《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陶庵回想录》《本雅明传》《它们的性》《深圳自然博物百科》《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中国金银器(共五卷)》《北流》《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无国界病人——在美治疗癌症3000天》10本图书获选本届“年度十大好书”。

学术性、思想性与大众性相结合

据了解,2022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聚焦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中国内地首次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100余家出版机构,1260种基础书目,历经初评复评、精读交流、终评研讨,层层甄选出最终的“年度十大好书”。

“关切社会现实、关照人类境况,选取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市场影响力的新书。”这是从2006年举办至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一直坚持的选书标准。

今年,集结全国阅读文化界与出版传媒界专家评委的智慧思想与专业眼光,坚持学术性、思想性与大众性相结合,十本好书跃然眼前。其中两本出自深圳——《深圳自然博物百科》的作者南兆旭、出版者海天出版社均在深圳;备受读者喜爱的《它们的性》,作者王大可也是生活工作在深圳的女孩。

“一册在手,城市就在眼前”,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主持人、制片人李潘对《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如此评价:“我是第一次读到一个城市的自然博物如此丰盛立体的盘点之作。说它好读,一是文字优美;二是阅读方式新颖丰富;第三是书中很多巧思,让读者会为生物的多样性深深惊叹。”

李潘表示,南兆旭扎实而坚韧的书写,令人敬重。“这样一部博物百科图书,内容非常庞杂。看到后半部附录里的物种图录、编目、索引与编目,你会有震撼的感觉,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

《它们的性》是一本讲述动物性行为的人文科普图书,有着非常硬核的科学性。王大可是牛津大学动物学系博士,目前在深圳做科研工作,专攻小鼠的脑科学。她在博士阶段的代表性研究课题,是“鸡在不同社交环境下的性行为策略、精子分配策略、认知决策策略”这类动物性学研究。在书里,她写了100多种动物千奇百怪的性与爱。

评委江晓原认为,《它们的性》表面上谈的是动物的性,但作者处处观照的仍是人类的性和婚姻。本书在文本和叙事上都进行了极为大胆和成功的探索,这实际上是一本以科普作为包装的文学作品。“此外,作者文笔极为灵动流畅,而且不时出现恰到好处的放荡之笔,令读者莞尔。”

“年度十大好书”成阅读风向标

作为国内每年评选发布最早的年度图书榜单之一,深圳“年度十大好书”是兼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阅读风向标,不仅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阅读选择,也引领着阅读品位与精神追求。历年来,每次评委们的发言交流,不仅是思想的交锋,更是专业视角与审慎精神的闪现,让书籍的价值得到更好发掘。

“这次书籍评选对医学、科学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科学人文的图书比重在不断加大。”评委、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总结此次获评书籍特点时表示,“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传统出版社,很多文化工作室出版策划的书籍也很有特点。不难看出,中国的出版力量逐渐多元。”

往届,有多本人物传记获评“年度十大好书”,本届也不例外。现代作家、编辑家陶亢德的《陶庵回想录》,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苏珊·桑塔格的《智性与激情:苏珊·桑塔格传》等获评“十大好书”。周立民认为,在这些传记中既可以读到历史,也可以读懂人生,通过感触现实社会,读者能补充更多精神能量。

“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等字眼不断见诸评委们的笔端。评委、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会长、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认为,这本以苏珊·桑塔格为对象的传记,闪烁着精神的力量和反思的智慧,其所记述之处无不显示出苏珊·桑塔格的人格追求,“她的不妥协,她的敢发问,她的手术刀似的解析,都在传记的文字中有生动的呈现。”

“我们的评委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研究方向涵盖文史哲等诸多领域、这使得之前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书得到重视与肯定。”评委、《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表示。 

[编辑:朱语嫣]